多謝你訂閱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英文簡稱SUCCESS)的電子通訊及電郵通知。如你未能閱讀以下的電子通訊,請按此處。歡迎按此處瀏覽SUCCESS的私隱政策。
工業貿易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工業貿易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工貿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英文簡稱 SUCCESS) 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營商資訊和諮詢服務。

我們的網站:https://www.success.tid.gov.hk/tc_landing.html
我們的電郵:success@tid.gov.hk
我們的客戶服務熱線:(852)2398 5133
(熱線及櫃台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45至中午12:30及下午1:30至5:45,公眾假期除外)

更多資料

中小企服務中心「四合一」綜合服務

為了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以及加深中小企業對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措施的認知,工貿署已於2019年10月整合了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即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的「中小企服務中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的「中小企一站通」和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的「TecONE」,推出「四合一」的綜合服務,企業可在任何一個中心取得一般營商資訊、資助計劃資訊與諮詢服務等。此外,工貿署亦設立了一個名為「中小企連線」的網站,讓中小企業能在單一網上平台上獲取由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及各政府部門提供的資訊和支援服務。

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

政府推出超過70個資助計劃去推廣和支援香港各行業及企業的發展。每個資助計劃均有不同的涵蓋範圍、資助額及申請要求。「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網頁提供此70多個政府資助計劃的資料,包括概述及有用的超連結。網頁的搜尋工具支援多重篩選搜尋結果,方便企業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方便企業從單一平台獲取由四個中心及多個政府部門所舉辦的研討會、工作坊、展覽、會議、訓練課程等活動的信息和登記參與的超連結。

中小企連線」的「減碳 ‧ 商策」專題網頁

隨着全球減碳意識提高,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生活的認知不斷提升,而全球相關法規和規定亦不停推陳出新,故中小企業有需要掌握最新資訊,以把握商機和應對相關的挑戰。一站式專題網頁「減碳 ‧ 商策」提供減碳和碳審計等方面的資訊和服務的超連結,包括本地及貿易伙伴的要求和規定,以及支援企業措施及技術解決方案等,以協助中小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格局和供應鏈中未雨綢繆,更好地定位其業務,把握世界各地新興碳市場帶來的商機。
最新消息

「四合一」研討會系列

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不時合作舉辦「四合一」研討會系列。此研討會系列於2025年下半年的主題為「開拓新市場」、「電子商貿」(電商)及「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系列即將舉行的活動詳情如下,歡迎有興趣人士透過當中列出的連結登記,費用全免。


「成功進軍2026年東南亞電商新市場:香港企業與品牌的關鍵趨勢、合規要求與高效市場進入策略」研討會

(2025年11月28日於工業貿易大樓舉行)
 
此研討會由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舉辦。是次研討會將涵蓋2026年東南亞的主要市場趨勢、消費者行為、新興機遇、監管合規性、如何應對當地複雜的法規及確保遵守市場特定規則的技巧,以及探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協助電商轉型、降低成本並擴大業務規模。此外,是次研討會將分享真實的成功案例,並提供實用建議,以協助品牌持續拓展其業務。(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更多資料登記
 

SUCCESS支持的活動

. AI 驅動電商增長:AI 實戰研討會

(2025年11月17日於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舉行)

此研討會由香港電商聯會(HKFEC)主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研討會將聚焦最新 AI 科技如何有效推動網上業務增長與提升生產力。(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更多資料及登記

. 「零基礎打造專屬App:Vibe Coding 轉型職場」網上課程

(2025年11月21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

此課程由生產力局提供,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網上課程將講述如何將低碼編程與 AI工具結合,以輕鬆製作應用程式(App),以及非技術員工如何透過氛圍編程(vibe coding)打開AI相關職業之門。(此課程以粵語進行)

 

2025粵港知識產權與中小企業發展(江門)講座 - “人工智能時代的知識產權挑戰”


(2025年11月18日在江門舉行)

此講座由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貿發局、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和江門市人民政府合辦。是次講座旨在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對創新生態的知識產權保護所帶來的重要影響與挑戰,提高在粵香港中小企業和內地企業對知識產權的意識、保護與運用能力,協助企業制定切合人工智能時代的知識產權策略,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拓展國內外市場。(此講座以普通話進行)

更多資料及登記 (只提供簡體中文版)

知識產權署:知識產權培訓課程「IP101 知識產權基礎課程」


(2025年12月4日及5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舉行)

此知識產權培訓課程由知識產權署主辦,現正接受報名。

「IP101 知識產權基礎課程」介紹各類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讓參加者了解知識產權擁有人及使用者的權利,從而增強他們在企業內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此課程為「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2025」活動之一,成功報讀課程者將免費獲贈論壇通行證乙張。(課程以粵語及英語進行,並設有粵語及英語即時傳譯服務)

有興趣參加者可先填妥網上表格,免費成爲「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計劃(升級版)」成員,以優先報讀培訓課程並獲豁免課程費用。完成培訓課程者可獲發修習證書乙張。

更多資料
報名

 

金融學院2026年度「金融領袖計劃」接受申請

金融學院2026年度「金融領袖計劃」(計劃)現正接受申請接受報名。計劃專為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現職於行政總裁以下約一至兩個級別的優秀高級金融行政人員而設,提供嶄新的體驗,為期約九個月,以兼讀形式進行。下年度計劃預計於2026年4月開始。
 
計劃自2022年推出以來屢獲參與者、金融監管機構及業界持份者的正面反饋。在各香港金融監管機構(註)和參與機構的支持下,該計劃啓發並培養了學員的策略思維,以應對當下複雜多變的金融環境,同時提供機會予學員與各領域傑出領袖深入交流,以及擴展專業網絡。
 
計劃將於2025年11月12日至12月14日接受報名。相關詳情,包括畢業學員的反饋和申請表格已載於金融學院網站(只備英文版本)。
 
金融學院主席兼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宏觀環境下,培養更多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的金融領袖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至關重要。我們樂見計劃在多年來逐步建立出一個強大的未來金融領袖網絡。我極力推薦『金融領袖計劃』,並鼓勵高級金融行政人員把握機會參與,或提名具潛質的候選人。」
 
註: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保險業監管局、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以及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11/P2025111000615.htm

葵涌運動場、源禾遊樂場農曆年宵市場及車公誕市場攤位公開競投更改場地及時間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於2025年11月10日公布,因應場地調配,原定於11月17日(星期一)、18日(星期二)及19日(星期三)在九龍荔枝角荔灣道十九號荔枝角政府合署二樓禮堂舉行的2026年葵青葵涌運動場、沙田源禾遊樂場農曆年宵市場,以及2026年車公誕市場攤位公開競投,將改於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香港科學館一樓演講廳舉行。競投時間改為由上午十時直至競投結束為止。

其他年宵市場的競投安排維持不變。有興趣競投葵涌運動場、源禾遊樂場農曆年宵市場及車公誕市場攤位人士,請留意上述競投場地更改的安排。如欲查詢更詳細資料,可瀏覽食環署網頁(www.fehd.gov.hk),或致電食環署熱線(2868 0000)。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10/P2025111000682.htm
 

特區政府歡迎內地當局實施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


香港特區政府歡迎內地當局於2025年11月3日宣布一系列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包括由2025年11月5日起擴展「往來港澳人才簽注」的適用範圍至天津市、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及安徽省,以及全國所有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深圳皇崗、羅湖、蓮塘、福田、文錦渡,港珠澳大橋等內地口岸實施「刷臉智能通關」;促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生產要素高效跨境流動;以及增加四個連接香港的口岸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口岸。

人才簽注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以便利大灣區內地指定類別人才來港進行交流訪問,並於2024年5月擴展適用範圍至北京和上海。截至2025年10月,已有超過74 000人次持該簽注的訪客來港。在促進「南下、北上」雙向人才流動的堅實政策基礎上,是次擴大人才簽注適用範圍的措施將便利更多內地人才訪港交流,加強香港匯聚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作為國家的國際人才樞紐的獨特角色。

另一方面,亦歡迎內地當局於多個與香港通航通行的內地口岸實施「刷臉智能通關」,通關人士無須出示實體證件,讓跨境出行更便捷高效。特區政府亦會繼續致力提升香港口岸的通關效益和旅客體驗,用好這些措施。

就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實施一系列便利深港創科合作及生產要素高效跨境流動的舉措,特區政府表示歡迎,並將繼續積極配合以及與內地部門緊密協作,包括在香港園區推行創新便利通關安排,促進兩地創科人才高效便捷往來,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同時,特區政府亦歡迎內地當局進一步深化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加入四個連接香港的口岸為政策下的入境口岸,吸引海外旅客以香港為他們在國家「一程多站」旅途中的首站或中轉站,讓香港可充分發揮國際旅遊城市樞紐的定位。

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當局保持緊密溝通,以期透過更多創新政策促進交流,促進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注入更大的發展動能。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03/P2025110300800.htm

金管局於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公布「金融科技2030」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2025年11月3日於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公布「金融科技2030」,以前瞻性策略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香港金融科技周是由金管局與投資推廣署合辦,為香港金融科技業界的旗艦盛事。2025年踏入十周年,更標誌着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香港金融科技周除了展示香港在金融科技上的創新成果,亦探討香港金融科技未來的發展方向。這項盛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分享前瞻思維,交流金融科技發展見解,並建立寶貴的商務合作關係。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開幕致辭,闡述了「金融科技2030」願景,旨在將香港發展成為一個穩健、有韌性與前瞻性的國際金融科技樞紐。「金融科技2030」聚焦四大重點領域,統稱「DART」,涵蓋超過40個具體項目,包括:
  • 構建新一代數據及支付基建(Data and Payment Infrastructure):金管局將發展穩健且面向未來的基建,以支援安全、高效及可擴展的數據共享,並加強跨境支付互聯,在多方面創造新機遇,如為企業開拓信貸渠道、促進貿易融資,以及為市民提供更個人化的金融服務及更便捷的跨境匯款等。
  • 支持業界全方位應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金管局將推出全新「AI2」策略(註),進一步推動香港以及其他地區金融業全面並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金管局將與業界合作,構建可共享和擴展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以及金融業專用模型。金管局致力透過應用人工智能,提升銀行服務的普及、便捷及個性化,同時維持透明度與責任感,以維護公眾信任。
  • 強化業務及科技韌性,並為量子電腦時代做好準備(Resilience):金管局將採取積極措施,包括為金融科技網絡安全制訂全新的認證架構,以及透過實時分析建立新的預警系統,加強金融體系的穩健。在規劃量子金融的未來發展時,金管局將推動業界為「後量子密碼學」做好準備,並構建具備抗量子能力的基礎設施,以保障金融服務安全。
  • 促進金融代幣化(Tokenisation):為推動香港蓬勃的代幣化生態系統,金管局將進一步推進現實世界資產(包括金融資產)代幣化。金管局會帶頭為資產代幣化作示範,如將代幣化政府債券的發行恆常化,並同時探討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代幣化的可行性。這些資產在區塊鏈上的結算將透過新型數碼貨幣實現,包括數碼港元、代幣化存款及受監管的穩定幣。金管局即將推出Ensemble項目試點計劃,以支持真實交易,並繼續與業界持份者及其他央行合作,培育創新代幣化用例。
余偉文表示:「公私營及跨境合作的力量,正為我們邁向『金融科技2030』之路奠下更堅實的基礎。秉持『DART』策略的明確方向,讓我們攜手重塑金融未來,開啓新篇章,突破界限,共同推動更可持續、更共融的金融科技生態發展。」

「金融科技2030」下各項措施的完整清單將上載至金管局網站。金管局會適時公布有關措施的更多細節。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03/P2025110300322.htm

 

2026年1月25日起公交和商用車座位乘客均須佩戴安全帶 司機駕駛時不可使用多於兩部流動電訊裝置


運輸署於2025年11月3日提醒市民,由2026年1月25日起,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車的座位乘客均須佩戴安全帶。同日起,任何司機在駕駛時均不可使用多於兩部流動電訊裝置。兩項新規定旨在進一步加強道路、乘車和駕駛安全。

(一)延伸強制安裝和佩戴安全帶的要求

由2026年1月25日起,所有新登記的公共及私家巴士(包括專營巴士及學生服務車輛)的所有乘客座位;私家小巴(包括學生服務車輛)和貨車的後排乘客座位;及特別用途車輛的司機和所有乘客座位,均須安裝安全帶。同日起,乘坐這些車輛時,如座位已安裝安全帶,不論車輛是否新登記,座位乘客均須佩戴。任何車主、司機或乘客如違反安裝或佩戴安全帶的規定,最高可處罰款5,000元及監禁三個月。

司機需注意,15歲以下乘客如在貨車後座或特別用途車輛乘客座位未佩戴安全帶但司機仍駕駛,司機最高可處罰款2,000元。所有乘客則須為佩戴安全帶自行負責。

此外,為加強保障學童並平衡業界的營運需要,現有學生服務車輛須於2028年12月31日前,在所有乘客座位加裝安全帶及保護式座椅。由該日起,如車輛未符合此規定,將不可接載學生。至於專營巴士,所有新購巴士自2018年7月起已於所有座位安裝安全帶,營辦商亦已為約1 900輛現有巴士的所有上層座位加裝安全帶。

運輸署發言人說:「佩戴安全帶能在意外中有效保護乘客,研究顯示可減低司機和乘客在迎頭相撞意外中死亡和重傷的風險分別約四成和七成。同時,學生服務車輛全面落實安裝安全帶,有助學童從小培養佩戴安全帶的習慣,加強道路安全的意識。」

(二)加強規管駕駛時使用流動電訊裝置

司機專注駕駛對道路安全至關重要。在平衡運輸業界的需要及科技發展等考慮,由2026年1月25日起,任何司機駕駛時不可在前方放置多於兩部流動電訊裝置,即流動電話、平板或手提電腦,而有關裝置的屏幕對角長度不可超過19厘米。流動電訊裝置不能阻礙司機目視道路及交通情況,以及對觀察路況用的鏡、裝置或攝像顯示器的視線。

發言人表示,違反上述規定的司機最高可判處罰款2,000元。

運輸署會聯同警方、相關部門、道路安全議會及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加強宣傳及公眾教育,向司機和乘客介紹法例要求。署方亦會陸續與運輸業界進行宣傳工作。市民可參閱運輸署有關安全帶(www.td.gov.hk/tc/road_safety/sb)和駕駛時使用流動電訊裝置(www.td.gov.hk/tc/road_safety/mtd)的網頁、Agent T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gentT.hk),或致電熱線2804 2600了解詳情。

《2025年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修訂)(第2號)規例》、《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裝備)(修訂)規例》和《2025年道路交通(交通管制)(修訂)(第2號)規例》已獲立法會通過,2026年1月25日生效。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03/P2025110100561.htm

基層醫療署公布社區藥物名冊運作機制及推出《基層醫療社區藥房指引》 配合2026年推出的社區藥房計劃


基層醫療署於2025年10月30日公布社區藥物名冊的運作機制,及推出《基層醫療社區藥房指引》,為社區藥房及其藥劑師服務準則建立清晰框架,以配合預計明年第四季起推行的社區藥房計劃,讓市民更便捷地獲得可負擔的基層醫療藥物及專業社區藥房服務。
 
《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建議加強社區藥房角色,及發展社區藥房服務。2024年《施政報告》公布制訂社區藥物名冊及推出社區藥房計劃。有關政策包括制訂相關基層醫療社區藥房服務準則,以為社區藥房計劃定下參考要求。
 
社區藥物名冊運作機制

按照社區藥物名冊的運作機制,名冊所列藥物將主要從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藥物名冊中選取,並透過政府與醫管局所建立的協作機制,由醫管局統籌採購。有關機制利用醫管局完善的藥物評估及入藥機制、嚴謹的採購標準和龐大的採購規模,不但可確保社區藥物名冊的藥物均屬安全、具療效及質量保證,更可通過共同採購降低成本。

社區藥物名冊將涵蓋基層醫療常用藥物,包括預防性藥物、慢性疾病管理藥物(如糖尿病及高血壓藥物)及治療偶發性疾病所需藥物。名冊設有三個層級類別,各層級藥物的納入機制、使用範圍及共付模式將有所不同。第一層以非專利藥物為主,第二層涵蓋個別專利藥物及指定藥物類別,第三層則為特別藥物類別。

社區藥物名冊的藥物應用將於2026年下半年有序推行,屆時參與政府基層醫療健康計劃(如「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的市民,可透過計劃內的醫生(家庭醫生)或參與社區藥房計劃的社區藥房,根據醫生處方,按共付模式獲配發名冊內的基層醫療藥物。

基層醫療署現正建立社區藥物名冊的藥物名單,並經醫管局與藥物供應商確立採購協議和相關資訊系統的籌備工作。名冊推出初期,將以「慢病共治計劃」的藥物名單為基礎,涵蓋超過100項藥物,並會根據病人的需要逐步擴展,長遠可望涵蓋多達200至400項藥物。政府會不時審視名冊的藥物名單,為未來納入新藥預留彈性,以配合社會需要。
 
《基層醫療社區藥房指引》
 
為配合將推行的社區藥房計劃,基層醫療署推出《基層醫療社區藥房指引》,制訂清晰的標準,並建立服務框架,推動社區藥房及其藥劑師在醫療體系中發揮更關鍵的角色,提升專業水平及服務質素,確保市民能夠獲得一致、優質和安全的護理服務。

《指引》涵蓋社區藥房四大範疇:(一)運作及管理人員標準;(二)處所要求;(三)日常運作程序,以及(四)服務範疇,系統性地說明社區藥房在現行法例和監管框架下的營運模式及提供服務的實務準則。《指引》附錄載有評估核對表,讓社區藥房檢視其營運,以推動服務質素的持續改善。

《指引》會作為社區藥房計劃的標準基礎。長遠而言,經政府審核符合《指引》訂明的服務標準及品質保證要求的註冊藥房,方可成為基層醫療服務網絡下之認可社區藥房。《指引》會率先於地區康健中心網絡的社區藥房服務點執行。基層醫療署將密切留意基層醫療及社區藥房發展的需要,持續與社區藥房工作小組、社區藥房諮詢小組及指引制定工作小組保持緊密溝通,並會定期更新《指引》內容供業界參考。

社區藥物名冊的運作機制及《指引》全文,請參閱基層醫療署網站
 
社區藥房計劃
 
基層醫療署將於2026年第四季起分階段推行社區藥房計劃。計劃設有「社區」及「院舍」兩種服務模式。在社區藥房計劃(社區),符合參與藥物重配服務的醫管局家庭醫學門診病人在下次覆診前,會由參與計劃的社區藥房分期配發指定藥物,以加強病人準確用藥,避免貯存過量藥物,從而減低風險和可能造成的浪費。而參與基層醫療健康計劃,例如「慢病共治計劃」的病人,亦可選擇在社區藥房計劃內的社區藥房領取藥物,為病人提供除家庭醫生診所外另一便捷取藥途徑及用藥指導服務。
  
社區藥房計劃(院舍)則為居住在安老及殘疾院舍的醫管局病人定期配發醫管局處方藥物,改善目前院舍由職員每日整理及分發藥物的情況,以加強病人準確用藥及減低過量貯存藥物的風險。社區藥房計劃(院舍)服務內容涵蓋藥物配發、整合及預先包裝每日所需藥物。此外,藥劑師亦會協助院舍運用資訊科技進行藥物管理,以提升院舍用藥的安全性。
  
參與計劃的社區藥房亦會按病人或院舍的實際需要,提供多項專業藥劑增值服務。除一般藥物諮詢和輔導、藥物整合、藥物安全信息外,社區藥房計劃(社區)的藥房可提供藥物管理、慢性疾病管理、戒煙及推廣口腔健康;社區藥房計劃(院舍)則包括建立藥物派發系統、院舍藥物管理及庫存、健康教育及員工培訓等增值服務,確保派藥安全準確及加強院舍的藥物安全管理。
  
首階段社區藥房計劃(社區)將於2025年第四季進行招標,並於2026年第四季起分階段推行。計劃初期將在四個地區試行,每區設立約四至五間社區藥房,並會於2027年第四季擴展至全港十八區。至於社區藥房計劃(院舍)則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進行首階段招標,並於2027年第一季起開始分階段推行。
 

 

更多最新消息,請瀏覽SUCCESS的「最新消息」網頁或「中小企連線」的「最新消息」網頁。

 
專題消息


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


因應中小企現金流壓力,SUCCESS編制了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的概要。

更多資料


中小企資援組


由生產力局營運的「中小企資援組」自2020年1月1日開始投入服務,提高中小企業對政府資助計劃的認知,以鼓勵他們能更好善用政府提供的支援。資援組會協助他們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並解答申請上的疑難。

政府已撥款一億元由2023年起五年逐步增強「中小企資援組」的服務。生產力局已於2023年10月起加強資援組的服務,包括到訪更多商會、工商大廈和共享工作空間及增加在社交媒體的宣傳,以加強推廣政府資助計劃,並同時提供更多一對一諮詢服務,以協助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資助,及聚焦於「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科技轉型、數碼化及網絡安全等領域,以提升中小企業的能力,協助他們利用新技術以增強競爭力。

有關「中小企資援組」詳情或查詢,請致電 / WhatsApp(只限文字訊息)2788 6868 或電郵至sme_reachout@hkpc.org或瀏覽https://smereachout.hkpc.org/zh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


為支援企業透過發展電子商貿(電商)業務拓展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市場,「BUD專項基金」-電商易的資助地域範圍已於2025年3月14日擴展至東盟十國。

生產力局作為「BUD專項基金」執行機構,會定期舉辦研討會/網上研討會,以加強企業對「BUD專項基金」(包括「BUD專項基金」-申請易及電商易)的認識。有關「BUD專項基金」的詳情,請瀏覽基金網頁(www.bud.hkpc.org/)或致電2788 6088與生產力局聯絡。

廉政公署防貪諮詢服務


中小企業需要有一套良好的管治制度,達至有效營運,以及協助其維持公司形象及生意對象的信心。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處為此推介轄下的特設小組 — 防貪諮詢服務。有關服務專門就一般作業範疇(例如採購和人事管理),免費提供適切和保密的建議。企業可瀏覽該小組簡便易用的入門網站(https://cpas.icac.hk),查閱服務詳情,以及獲取合時實用的防貪資源,例如員工行為守則、防貪指南及工具、個案分析、防貪貼士和防貪警示。

企業亦可按此訂閱防貪諮詢服務的電子通訊,定期收取最新的防貪資訊。
 

免費知識產權諮詢服務


知識產權署在香港律師會的支援下,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免費知識產權諮詢服務。如欲獲取更多資料及/或申請此服務,請瀏覽「香港 ─ 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專題網站:https://ip.gov.hk/tc/home/consultation-service/index.html

 

商貿消息

《駐粵經貿辦通訊》


最新的《駐粵經貿辦通訊》經已出版。

更多資料
 

內地商業資料通告


工貿署就內地的經濟貿易法律法規發出了一系列的商業資料通告,供業界參考。最新的商業資料通告經已出版。
   
版權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所有(二零零五年)
 
請勿回覆此電郵。如有疑問,請與SUCCESS聯絡(電話:2398 5133 ;傳真:2737 2377 ;電郵:success@tid.gov.hk;櫃台:香港九龍城協調道3號工業貿易大樓13樓1301室)。

若你不欲再收到SUCCESS電子通訊及電郵通知,請電郵至 success@tid.gov.hk 通知我們,並於郵件標題註明「取消訂閱電子通訊及電郵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