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你订阅中小企业支援与谘询中心(英文简称SUCCESS)的电子通讯及电邮通知。如你未能阅读以下的电子通讯,请按此处。欢迎按此处浏览SUCCESS的私隐政策。
工业贸易署的中小企业支援与咨询中心工业贸易署的中小企业支援与咨询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工贸署)的中小企业支援与询中心(英文简称 SUCCESS) 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营商资讯和询服务。

我们的网站:https://www.success.tid.gov.hk/tc_landing.html
我们的电邮:success@tid.gov.hk
我们的客户服务热线:(852)2398 5133
(热线及柜台服务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45至中午12:30及下午1:30至5:45,公众假期除外)

更多资料

中小企服务中心「四合一」综合服务

为了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援,以及加深中小企业对各项资助计划和支援措施的认知,工贸署已于2019年10月整合了四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即工贸署辖下的「SUCCESS」、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的「中小企服务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的「中小企一站通」和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的「TecONE」,推出「四合一」的综合服务,企业可在任何一个中心取得一般营商资讯、资助计划资讯与谘询服务等。此外,工贸署亦设立了一个名为「中小企连线」的网站,让中小企业能在单一网上平台上获取由四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及各政府部门提供的资讯和支援服务。

中小企连线」的「政府资助计划

政府推出超过70个资助计划去推广和支援香港各行业及企业的发展。每个资助计划均有不同的涵盖范围、资助额及申请要求。「中小企连线」的「政府资助计划」网页提供此70多个政府资助计划的资料,包括概述及有用的超连结。网页的搜寻工具支援多重筛选搜寻结果,方便企业寻找合适的资助计划。

中小企连线」的「活动日志

中小企连线」的「活动日志」方便企业从单一平台获取由四个中心及多个政府部门所举办的研讨会、工作坊、展览、会议、训练课程等活动的信息和登记参与的超连结。

中小企连线」的「减碳 ‧ 商策」专题网页

随着全球减碳意识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低碳生活的认知不断提升,而全球相关法规和规定亦不停推陈出新,故中小企业有需要掌握最新资讯,以把握商机和应对相关的挑战。一站式专题网页「减碳 ‧ 商策」提供减碳和碳审计等方面的资讯和服务的超连结,包括本地及贸易伙伴的要求和规定,以及支援企业措施及技术解决方案等,以协助中小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格局和供应链中未雨绸缪,更好地定位其业务,把握世界各地新兴碳市场带来的商机。
最新消息

「四合一」研讨会系列

四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不时合作举办「四合一」研讨会系列。此研讨会系列于2025年下半年的主题为「开拓新市场」、「电子商务」(电商)及「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系列即将举行的活动详情如下,欢迎有兴趣人士透过当中列出的连结登记,费用全免。


「成功进军2026年东南亚电商新市场:香港企业与品牌的关键趋势、合规要求与高效市场进入策略」研讨会

(2025年11月28日于工业贸易大楼举行)
 
此研讨会由工贸署辖下的「SUCCESS」举办。是次研讨会将涵盖2026年东南亚的主要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新兴机遇、监管合规性、如何应对当地复杂的法规及确保遵守市场特定规则的技巧,以及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协助电商转型、降低成本并扩大业务规模。此外,是次研讨会将分享真实的成功案例,并提供实用建议,以协助品牌持续拓展其业务。(此研讨会以粤语进行)
 
更多资料登记
 

SUCCESS支持的活动

. AI 驱动电商增长:AI 实战研讨会

(2025年11月17日于香港贸发局中小企服务中心举行)

此研讨会由香港电商联会(HKFEC)主办,SUCCESS是支持机构之一。是次研讨会将聚焦最新 AI 科技如何有效推动网上业务增长与提升生产力。(此研讨会以粤语进行)

更多资料及登记

. 「零基础打造专属App:Vibe Coding 转型职场」网上课程

(2025年11月21日以网上直播形式举行)

此课程由生产力局提供,SUCCESS是支持机构之一。是次网上课程将讲述如何将低码编程与 AI工具结合,以轻松制作应用程序(App),以及非技术员工如何透过氛围编程(vibe coding)打开AI相关职业之门。(此课程以粤语进行)

 

2025粤港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发展(江门)讲座 - “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挑战”


(2025年11月18日在江门举行)

此讲座由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贸发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江门市人民政府合办。是次讲座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创新生态的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与挑战,提高在粤香港中小企业和内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意识、保护与运用能力,协助企业制定切合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策略,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拓展国内外市场。(此讲座以普通话进行)

更多资料及登记

知识产权署:知识产权培训课程「IP101 知识产权基础课程」


(2025年12月4日及5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举行)

此知识产权培训课程由知识产权署主办,现正接受报名。

「IP101 知识产权基础课程」介绍各类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让参加者了解知识产权拥有人及使用者的权利,从而增强他们在企业内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此课程为「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2025」活动之一,成功报读课程者将免费获赠论坛通行证乙张。(课程以粤语及英语进行,并设有粤语及英语即时传译服务)

有兴趣参加者可先填妥网上表格,免费成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计划(升级版)」成员,以优先报读培训课程并获豁免课程费用。完成培训课程者可获发修习证书乙张。

更多资料
报名

 

金融学院2026年度「金融领袖计划」接受申请

金融学院2026年度「金融领袖计划」(计划)现正接受申请接受报名。计划专为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现职于行政总裁以下约一至两个级别的优秀高级金融行政人员而设,提供崭新的体验,为期约九个月,以兼读形式进行。下年度计划预计于2026年4月开始。
 
计划自2022年推出以来屡获参与者、金融监管机构及业界持份者的正面反馈。在各香港金融监管机构(註)和参与机构的支持下,该计划启发并培养了学员的策略思维,以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同时提供机会予学员与各领域杰出领袖深入交流,以及扩展专业网络。
 
计划将于2025年11月12日至12月14日接受报名。相关详情,包括毕业学员的反馈和申请表格已载于金融学院网站(只备英文版本)。
 
金融学院主席兼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下,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金融领袖对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我们乐见计划在多年来逐步建立出一个强大的未来金融领袖网络。我极力推荐『金融领袖计划』,并鼓励高级金融行政人员把握机会参与,或提名具潜质的候选人。」
 
註: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保险业监管局、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以及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11/P2025111000615.htm

葵涌运动场、源禾游乐场农历年宵市场及车公诞市场摊位公开竞投更改场地及时间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于2025年11月10日公布,因应场地调配,原定于11月17日(星期一)、18日(星期二)及19日(星期三)在九龙荔枝角荔湾道十九号荔枝角政府合署二楼礼堂举行的2026年葵青葵涌运动场、沙田源禾游乐场农历年宵市场,以及2026年车公诞市场摊位公开竞投,将改于九龙尖沙咀东部科学馆道二号香港科学馆一楼演讲厅举行。竞投时间改为由上午十时直至竞投结束为止。

其他年宵市场的竞投安排维持不变。有兴趣竞投葵涌运动场、源禾游乐场农历年宵市场及车公诞市场摊位人士,请留意上述竞投场地更改的安排。如欲查询更详细资料,可浏览食环署网页(www.fehd.gov.hk),或致电食环署热线(2868 0000)。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10/P2025111000682.htm
 

特区政府欢迎内地当局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香港特区政府欢迎内地当局于2025年11月3日宣布一系列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包括由2025年11月5日起扩展「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的适用范围至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及安徽省,以及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深圳皇岗、罗湖、莲塘、福田、文锦渡,港珠澳大桥等内地口岸实施「刷脸智能通关」;促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生产要素高效跨境流动;以及增加四个连接香港的口岸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口岸。

人才签注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以便利大湾区内地指定类别人才来港进行交流访问,并于2024年5月扩展适用范围至北京和上海。截至2025年10月,已有超过74 000人次持该签注的访客来港。在促进「南下、北上」双向人才流动的坚实政策基础上,是次扩大人才签注适用范围的措施将便利更多内地人才访港交流,加强香港汇聚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作为国家的国际人才枢纽的独特角色。

另一方面,亦欢迎内地当局于多个与香港通航通行的内地口岸实施「刷脸智能通关」,通关人士无须出示实体证件,让跨境出行更便捷高效。特区政府亦会继续致力提升香港口岸的通关效益和旅客体验,用好这些措施。

就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施一系列便利深港创科合作及生产要素高效跨境流动的举措,特区政府表示欢迎,并将继续积极配合以及与内地部门紧密协作,包括在香港园区推行创新便利通关安排,促进两地创科人才高效便捷往来,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同时,特区政府亦欢迎内地当局进一步深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入四个连接香港的口岸为政策下的入境口岸,吸引海外旅客以香港为他们在国家「一程多站」旅途中的首站或中转站,让香港可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城市枢纽的定位。

特区政府会继续与内地当局保持紧密沟通,以期透过更多创新政策促进交流,促进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以至整个大湾区注入更大的发展动能。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03/P2025110300800.htm

金管局于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公布「金融科技2030」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2025年11月3日于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公布「金融科技2030」,以前瞻性策略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

香港金融科技周是由金管局与投资推广署合办,为香港金融科技业界的旗舰盛事。2025年踏入十周年,更标志着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香港金融科技周除了展示香港在金融科技上的创新成果,亦探讨香港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项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分享前瞻思维,交流金融科技发展见解,并建立宝贵的商务合作关系。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开幕致辞,阐述了「金融科技2030」愿景,旨在将香港发展成为一个稳健、有韧性与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金融科技2030」聚焦四大重点领域,统称「DART」,涵盖超过40个具体项目,包括:
  • 构建新一代数据及支付基建(Data and Payment Infrastructure):金管局将发展稳健且面向未来的基建,以支援安全、高效及可扩展的数据共享,并加强跨境支付互联,在多方面创造新机遇,如为企业开拓信贷渠道、促进贸易融资,以及为市民提供更个人化的金融服务及更便捷的跨境汇款等。
  • 支持业界全方位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金管局将推出全新「AI2」策略(註),进一步推动香港以及其他地区金融业全面并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金管局将与业界合作,构建可共享和扩展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以及金融业专用模型。金管局致力透过应用人工智能,提升银行服务的普及、便捷及个性化,同时维持透明度与责任感,以维护公众信任。
  • 强化业务及科技韧性,并为量子电脑时代做好准备(Resilience):金管局将采取积极措施,包括为金融科技网络安全制订全新的认证架构,以及透过实时分析建立新的预警系统,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健。在规划量子金融的未来发展时,金管局将推动业界为「后量子密码学」做好准备,并构建具备抗量子能力的基础设施,以保障金融服务安全。
  • 促进金融代币化(Tokenisation):为推动香港蓬勃的代币化生态系统,金管局将进一步推进现实世界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代币化。金管局会带头为资产代币化作示范,如将代币化政府债券的发行恒常化,并同时探讨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代币化的可行性。这些资产在区块链上的结算将透过新型数码货币实现,包括数码港元、代币化存款及受监管的稳定币。金管局即将推出Ensemble项目试点计划,以支持真实交易,并继续与业界持份者及其他央行合作,培育创新代币化用例。
余伟文表示:「公私营及跨境合作的力量,正为我们迈向『金融科技2030』之路奠下更坚实的基础。秉持『DART』策略的明确方向,让我们携手重塑金融未来,开启新篇章,突破界限,共同推动更可持续、更共融的金融科技生态发展。」

「金融科技2030」下各项措施的完整清单将上载至金管局网站。金管局会适时公布有关措施的更多细节。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03/P2025110300322.htm

 

2026年1月25日起公交和商用车座位乘客均须佩戴安全带 司机驾驶时不可使用多于两部流动电讯装置


运输署于2025年11月3日提醒市民,由2026年1月25日起,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车的座位乘客均须佩戴安全带。同日起,任何司机在驾驶时均不可使用多于两部流动电讯装置。两项新规定旨在进一步加强道路、乘车和驾驶安全。

(一)延伸强制安装和佩戴安全带的要求

由2026年1月25日起,所有新登记的公共及私家巴士(包括专营巴士及学生服务车辆)的所有乘客座位;私家小巴(包括学生服务车辆)和货车的后排乘客座位;及特别用途车辆的司机和所有乘客座位,均须安装安全带。同日起,乘坐这些车辆时,如座位已安装安全带,不论车辆是否新登记,座位乘客均须佩戴。任何车主、司机或乘客如违反安装或佩戴安全带的规定,最高可处罚款5,000元及监禁三个月。

司机需注意,15岁以下乘客如在货车后座或特别用途车辆乘客座位未佩戴安全带但司机仍驾驶,司机最高可处罚款2,000元。所有乘客则须为佩戴安全带自行负责。

此外,为加强保障学童并平衡业界的营运需要,现有学生服务车辆须于2028年12月31日前,在所有乘客座位加装安全带及保护式座椅。由该日起,如车辆未符合此规定,将不可接载学生。至于专营巴士,所有新购巴士自2018年7月起已于所有座位安装安全带,营办商亦已为约1 900辆现有巴士的所有上层座位加装安全带。

运输署发言人说:「佩戴安全带能在意外中有效保护乘客,研究显示可减低司机和乘客在迎头相撞意外中死亡和重伤的风险分别约四成和七成。同时,学生服务车辆全面落实安装安全带,有助学童从小培养佩戴安全带的习惯,加强道路安全的意识。」

(二)加强规管驾驶时使用流动电讯装置

司机专注驾驶对道路安全至关重要。在平衡运输业界的需要及科技发展等考虑,由2026年1月25日起,任何司机驾驶时不可在前方放置多于两部流动电讯装置,即流动电话、平板或手提电脑,而有关装置的屏幕对角长度不可超过19厘米。流动电讯装置不能阻碍司机目视道路及交通情况,以及对观察路况用的镜、装置或摄像显示器的视线。

发言人表示,违反上述规定的司机最高可判处罚款2,000元。

运输署会联同警方、相关部门、道路安全议会及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加强宣传及公众教育,向司机和乘客介绍法例要求。署方亦会陆续与运输业界进行宣传工作。市民可参阅运输署有关安全带(www.td.gov.hk/tc/road_safety/sb)和驾驶时使用流动电讯装置(www.td.gov.hk/tc/road_safety/mtd)的网页、Agent T Facebook专页(www.facebook.com/AgentT.hk),或致电热线2804 2600了解详情。

《2025年道路交通(车辆构造及保养)(修订)(第2号)规例》、《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装备)(修订)规例》和《2025年道路交通(交通管制)(修订)(第2号)规例》已获立法会通过,2026年1月25日生效。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1/03/P2025110100561.htm

基层医疗署公布社区药物名册运作机制及推出《基层医疗社区药房指引》 配合2026年推出的社区药房计划


基层医疗署于2025年10月30日公布社区药物名册的运作机制,及推出《基层医疗社区药房指引》,为社区药房及其药剂师服务准则建立清晰框架,以配合预计明年第四季起推行的社区药房计划,让市民更便捷地获得可负担的基层医疗药物及专业社区药房服务。
 
《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建议加强社区药房角色,及发展社区药房服务。2024年《施政报告》公布制订社区药物名册及推出社区药房计划。有关政策包括制订相关基层医疗社区药房服务准则,以为社区药房计划定下参考要求。
 
社区药物名册运作机制

按照社区药物名册的运作机制,名册所列药物将主要从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药物名册中选取,并透过政府与医管局所建立的协作机制,由医管局统筹采购。有关机制利用医管局完善的药物评估及入药机制、严谨的采购标准和庞大的采购规模,不但可确保社区药物名册的药物均属安全、具疗效及质量保证,更可通过共同采购降低成本。

社区药物名册将涵盖基层医疗常用药物,包括预防性药物、慢性疾病管理药物(如糖尿病及高血压药物)及治疗偶发性疾病所需药物。名册设有三个层级类别,各层级药物的纳入机制、使用范围及共付模式将有所不同。第一层以非专利药物为主,第二层涵盖个别专利药物及指定药物类别,第三层则为特别药物类别。

社区药物名册的药物应用将于2026年下半年有序推行,届时参与政府基层医疗健康计划(如「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慢病共治计划」))的市民,可透过计划内的医生(家庭医生)或参与社区药房计划的社区药房,根据医生处方,按共付模式获配发名册内的基层医疗药物。

基层医疗署现正建立社区药物名册的药物名单,并经医管局与药物供应商确立采购协议和相关资讯系统的筹备工作。名册推出初期,将以「慢病共治计划」的药物名单为基础,涵盖超过100项药物,并会根据病人的需要逐步扩展,长远可望涵盖多达200至400项药物。政府会不时审视名册的药物名单,为未来纳入新药预留弹性,以配合社会需要。
 
《基层医疗社区药房指引》
 
为配合将推行的社区药房计划,基层医疗署推出《基层医疗社区药房指引》,制订清晰的标准,并建立服务框架,推动社区药房及其药剂师在医疗体系中发挥更关键的角色,提升专业水平及服务质素,确保市民能够获得一致、优质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指引》涵盖社区药房四大范畴:(一)运作及管理人员标准;(二)处所要求;(三)日常运作程序,以及(四)服务范畴,系统性地说明社区药房在现行法例和监管框架下的营运模式及提供服务的实务准则。《指引》附录载有评估核对表,让社区药房检视其营运,以推动服务质素的持续改善。

《指引》会作为社区药房计划的标准基础。长远而言,经政府审核符合《指引》订明的服务标准及品质保证要求的注册药房,方可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下之认可社区药房。《指引》会率先于地区康健中心网络的社区药房服务点执行。基层医疗署将密切留意基层医疗及社区药房发展的需要,持续与社区药房工作小组、社区药房谘询小组及指引制定工作小组保持紧密沟通,并会定期更新《指引》内容供业界参考。

社区药物名册的运作机制及《指引》全文,请参阅基层医疗署网站
 
社区药房计划
 
基层医疗署将于2026年第四季起分阶段推行社区药房计划。计划设有「社区」及「院舍」两种服务模式。在社区药房计划(社区),符合参与药物重配服务的医管局家庭医学门诊病人在下次覆诊前,会由参与计划的社区药房分期配发指定药物,以加强病人准确用药,避免貯存过量药物,从而减低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浪费。而参与基层医疗健康计划,例如「慢病共治计划」的病人,亦可选择在社区药房计划内的社区药房领取药物,为病人提供除家庭医生诊所外另一便捷取药途径及用药指导服务。
  
社区药房计划(院舍)则为居住在安老及残疾院舍的医管局病人定期配发医管局处方药物,改善目前院舍由职员每日整理及分发药物的情况,以加强病人准确用药及减低过量貯存药物的风险。社区药房计划(院舍)服务内容涵盖药物配发、整合及预先包装每日所需药物。此外,药剂师亦会协助院舍运用资讯科技进行药物管理,以提升院舍用药的安全性。
  
参与计划的社区药房亦会按病人或院舍的实际需要,提供多项专业药剂增值服务。除一般药物谘询和辅导、药物整合、药物安全信息外,社区药房计划(社区)的药房可提供药物管理、慢性疾病管理、戒烟及推广口腔健康;社区药房计划(院舍)则包括建立药物派发系统、院舍药物管理及库存、健康教育及员工培训等增值服务,确保派药安全准确及加强院舍的药物安全管理。
  
首阶段社区药房计划(社区)将于2025年第四季进行招标,并于2026年第四季起分阶段推行。计划初期将在四个地区试行,每区设立约四至五间社区药房,并会于2027年第四季扩展至全港十八区。至于社区药房计划(院舍)则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进行首阶段招标,并于2027年第一季起开始分阶段推行。
 

 

更多最新消息,请浏览SUCCESS的「最新消息」网页或「中小企连线」的「最新消息」网页。

 
专题消息


与企业资金流有关的支援措施


因应中小企现金流压力,SUCCESS编制了与企业资金流有关的支援措施的概要。

更多资料


中小企资援组


由生产力局营运的「中小企资援组」自2020年1月1日开始投入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对政府资助计划的认知,以鼓励他们能更好善用政府提供的支援。资援组会协助他们寻找合适的资助计划,并解答申请上的疑难。

政府已拨款一亿元由2023年起五年逐步增强「中小企资援组」的服务。生产力局已于2023年10月起加强资援组的服务,包括到访更多商会、工商大厦和共享工作空间及增加在社交媒体的宣传,以加强推广政府资助计划,并同时提供更多一对一谘询服务,以协助中小企业申请政府资助,及聚焦于「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科技转型、数码化及网络安全等领域,以提升中小企业的能力,协助他们利用新技术以增强竞争力。

有关「中小企资援组」详情或查询,请致电 / WhatsApp(只限文字讯息)2788 6868 或电邮至sme_reachout@hkpc.org或浏览https://smereachout.hkpc.org/zh
 

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


为支援企业透过发展电子商务(电商)业务拓展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市场,「BUD专项基金」-电商易的资助地域范围已于2025年3月14日扩展至东盟十国。

生产力局作为「BUD专项基金」执行机构,会定期举办研讨会/网上研讨会,以加强企业对「BUD专项基金」(包括「BUD专项基金」-申请易及电商易)的认识。有关「BUD专项基金」的详情,请浏览基金网页(www.bud.hkpc.org/)或致电2788 6088与生产力局联络。

廉政公署防贪询服务


中小企业需要有一套良好的管治制度,达至有效营运,以及协助其维持公司形象及生意对象的信心。廉政公署防止贪污处为此推介辖下的特设小组 — 防贪谘询服务。有关服务专门就一般作业范畴(例如采购和人事管理),免费提供合适和保密的建议。企业可浏览该小组简便易用的入门网站(https://cpas.icac.hk),查阅服务详情,以及获取合时实用的防贪资源,例如员工行为守则、防贪指南及工具、个案分析、防贪贴士和防贪警示。

企业亦可按此订阅防贪谘询服务的电子通讯,定期收取最新的防贪资讯。
 

免费知识产权谘询服务


知识产权署在香港律师会的支援下,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免费知识产权谘询服务。如欲获取更多资料及/或申请此服务,请浏览「香港 ─ 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专题网站:https://ip.gov.hk/tc/home/consultation-service/index.html

 

商贸消息

《驻粤经贸办通讯》


最新的《驻粤经贸办通讯》经已出版。

更多资料
 

内地商业资料通告


工贸署就内地的经济贸易法律法规发出了一系列的商业资料通告,供业界参考。最新的商业资料通告经已出版。
   
版权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业贸易署所有(二零零五年)
 
请勿回复此电邮。如有疑问,请与SUCCESS联络(电话:2398 5133 ;传真:2737 2377 ;电邮:success@tid.gov.hk;柜台:香港九龙城协调道3号工业贸易大楼13楼1301室)。

若你不欲再收到SUCCESS电子通讯及电邮通知,请电邮至 success@tid.gov.hk 通知我们,并于邮件标题注明「取消订阅电子通讯及电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