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你訂閱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英文簡稱SUCCESS)的電子通訊及電郵通知。如你未能閱讀以下的電子通訊,請按此處。歡迎按此處瀏覽SUCCESS的私隱政策。
工業貿易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

 

SUCCESS
電子通訊
13/11/2024

最新消息
專題消息
商貿消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工貿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英文簡稱 SUCCESS) 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營商資訊和諮詢服務。

我們的網站:https://www.success.tid.gov.hk/tc_landing.html
我們的電郵:success@tid.gov.hk
我們的客戶服務熱線:(852)2398 5133
(熱線及櫃台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45至中午12:30及下午1:30至5:45,公眾假期除外)

更多資料

中小企服務中心「四合一」綜合服務

為了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以及加深中小企業對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措施的認知,工貿署已於2019年10月整合了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即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的「中小企服務中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的「中小企一站通」和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的「TecONE」,推出「四合一」的綜合服務,企業可在任何一個中心取得一般營商資訊、資助計劃資訊與諮詢服務等。此外,工貿署亦設立了一個名為「中小企連線」的網站,讓中小企業能在單一網上平台上獲取由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及各政府部門提供的資訊和支援服務。

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

政府推出超過70個資助計劃去推廣和支援香港各行業及企業的發展。每個資助計劃均有不同的涵蓋範圍、資助額及申請要求。「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網頁提供此70多個政府資助計劃的資料,包括概述及有用的超連結。網頁的搜尋工具支援多重篩選搜尋結果,方便企業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方便企業從單一平台獲取由四個中心及多個政府部門所舉辦的研討會、工作坊、展覽、會議、訓練課程等活動的信息和登記參與的超連結。
最新消息

「四合一」研討會系列

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不時合作舉辦「四合一」研討會系列。此研討會系列於2024年下半年的主題為「電子商貿」(電商)、「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及「品牌發展」。系列即將舉行的研討會詳情如下,歡迎有興趣人士透過當中列出的連結登記,費用全免。

一. 「香港電商進軍大灣區攻略」研討會

(2024年11月14日於工業貿易大樓舉行)

此研討會由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舉辦。是次研討會邀請到GoGBA港商服務站(福田)的代表分享其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為港商提供營商支援的經驗。研討會亦邀請到深圳市福田區投資推廣事務中心主任和香港網商學院院長,分別講解深圳對香港企業進軍大灣區電商市場的支援政策和相關產業園區的信息,以及中小企業如何借助不同支援措施來重新定位及拓展大灣區市場。(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更多資料登記

二. 「將ESG原則融入日常選擇:餐飲業的視角」研討會

(2024年11月20日於工業貿易大樓舉行)

此研討會由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舉辦。本研討會將有專家探討如何將ESG原則融入餐飲業的日常決策及運作,並以實證角度出發,說明如何將ESG框架無縫融入餐飲業的日常運營,讓參加者透過結合理論與實用知識,了解如何實施可持續實踐,以提升品牌聲譽及企業的財務表現。(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更多資料登記

三. 「IP Licensing專利授權與市場策略分享」研討會

(2024年12月4日於工業貿易大樓舉行舉行)

此研討會由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舉辦。是次研討會將有「智慧財產 intellectual property」(IP)專家介紹並解釋「IP授權」的運作方式,以及探討其如何為版權擁有人/原創者產生盈利,為企業的創作創造更大的回報。(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工貿署與貿發局合辦的研討會

「引領品牌創新.打造品牌形象」研討會系列

工貿署與貿發局將於12月5日及6日於香港貿發局創業日2024合辦兩場關於品牌發展的研討會,費用全免。詳情如下:

討會 詳情
從新手到大師:引領品牌創新的AI應用攻略
 
人工智慧(AI)已經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商業當中,賦予品牌釋放前所未有的創意和創新。
 
此研討會將由專家分享如何利用 AI 的力量推動全方位品牌創新,不論是剛開始使用AI的新手,還是AI工具大師都能從中獲得提升營運效率到市場營銷的秘訣。
 
研討會詳情及報名:
https://www.hktdc.com/event/eday/tc/programme
 
日期:12月5日
時間:中午12時正至下午1時正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
1D-E The Assembly
語言:以粵語進行(配備英語及普通話即時傳譯)
打造品牌形象及提升銷售:電商 UI/UX 設計致勝策略
 
電商市場競爭激烈,能夠提供出色的客戶體驗是建立強大品牌形象和提升銷售的關鍵因素。
 
此研討會將探討打造良好UI/UX(使用者介面/使用者體驗)的設計策略和技巧。
 
研討會詳情及報名:
https://www.hktdc.com/event/eday/tc/programme?date=2024-12-06
 
日期:12月6日
時間:上午11時30分至下午12時30分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
1D-E The Assembly
語言:以粵語進行(配備英語及普通話即時傳譯)









 

工貿署/SUCCESS 支持的活動

. 「安心拓展出口業務 中美市場經濟環境及主要行業趨勢」研討會

(2024年11月14日於南洋中心舉行)

此研討會由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香港信保局)主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研討會將概述中美市場經濟環境及主要行業趨勢,並有出口商業騙案個案分享及香港信保局服務及支援措施簡介。(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更多資料

. 「如何運用AI幫助企業營運轉型?」網上課程

(2024年11月18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

此課程由生產力局提供,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網上課程將探討現代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百度如何運用現代人工智慧為企業帶來創新方案及轉型,以及企業運用AI幫助營運轉型的策略。(此課程以粵語進行)

更多資料

三. 「從『美誠事件』探討中港兩地的品牌保護及打擊虛假宣傳的相關法規」研討會

(2024年11月18日於廠商會大廈舉行)

此研討會由香港品牌發展局主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研討會將有法律專家從法律角度探討中國內地與香港的品牌保護、註冊商標制度及相關法規,以協助香港企業在進軍內地市場時做好品牌保護措施。(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更多資料

四. 「解鎖食品及保健品內地電商攻略 洞悉未來發展」網上研討會

(2024年11月25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

此網上研討會由貿發局主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網上研討會將由兩位內地電商市場專家講解及分享電商營銷策略、營運方針、近期趨勢及成功案例,以協助香港的中小企業了解如何利用知名內地電商平台增長其食品 , 飲料及保健品生意。(此網上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更多資料

五. Fashion Asia Hong Kong 2024: Fashion Challenges Forum(只有英文標題)

(2024年11月29日於香港瑞吉酒店舉行)

FASHION ASIA HONG KONG由香港設計中心(Hong Kong Design Centre, HKDC)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CCIDA)資助,是香港時裝薈(Hong Kong Fashion Fest)的節目之一。香港時裝薈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項目涵蓋時尚業界論壇「Fashion Challenges Forum」、時裝展覽「10 Asian Designers to Watch」、交流活動、工作坊、網上交流學習平台「Fashion Asia Digital Series」等。是次「Fashion Challenges Forum」論壇將深入探討時尚行業當前面對的重要議題,並由全球時尚業界領袖、設計師及企業家等分享他們對時尚界千變萬化的商業生態的觀察和經驗,以及為企業和品牌所提出的可行策略及創新構思。(此論壇以英語進行)

更多資料

. 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ADNDRC)周年會議

(2024年12月2日於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此會議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主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會議將探討域名爭議解決、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的政策更新、中國內地的相關發展、網絡安全及相關技巧和工具等議題。(此會議以英語進行)

更多資料(只有英文)

. 香港貿發局創業日2024 - 與創意及創新同行!

(2024年12月5至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此活動由貿發局主辦,工貿署是合作夥伴之一。創業日(E-Day)旨在幫助初創企業邁出業務的重要一步並加速成長。今年創業日以「初創夢啟航」為主題,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展覽、研討會、工作坊、初創比賽以及商貿配對等,為香港初創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機遇和量身定制的支援服務。此外,參與者能藉此瞭解最新的技術趨勢和市場見解,以幫助他們拓展全球市場。今年的活動現場更加設有AI及科技互動元素,以提高參與者的互動體驗。把握這個絕佳機會 - 立即註冊,事不宜遲!工貿署將會參展,展位編號為1E-F08,歡迎到訪。

更多資料登記

八. 把握碳市場及碳信用交易發展機遇研討會

(2024年12月9日於生產力大樓舉行)

此研討會由生產力局主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香港測檢認證協會有限公司名為「提升香港檢測認證行業對自願性碳市場最新碳信用標準的要求及認知」的項目獲「工商機構支援基金」資助。是次研討會為該項目的啟動研討會,將介紹自願性碳市場的機遇與發展趨勢,以及碳審計的要求。(此研討會以粵語及普通話進行)

更多資料

知識產權署:知識產權培訓課程「IP101 知識產權基礎課程」

(2024年12月5日及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舉行)

此知識產權培訓課程由知識產權署主辦,現正接受報名。

「IP101 知識產權基礎課程」介紹各類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讓參加者了解知識產權擁有人及使用者的權利,從而增強他們在企業內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此課程為「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2024」活動之一,成功報讀課程者將免費獲贈論壇通行證乙張。(課程以粵語進行,並設有英文即時傳譯服務)

有興趣參加者可先填妥網上表格,免費成爲「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計劃(升級版)」成員,以優先報讀培訓課程並獲豁免課程費用。完成培訓課程者可獲發修習證書乙張。

更多資料
報名


金管局聯同數碼港及銀行業合辦「中小企數碼科技方案展示日」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聯同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數碼港)、香港銀行公會和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合辦的「中小企數碼科技方案展示日」於2024年11月11日圓滿舉行。超過100位來自餐飲及零售業的中小企、銀行代表,以及科技方案供應商,交流了銀行業如何透過大數據及科技支持中小企數碼轉型,科技服務公司亦於現場展示各種為中小企而設的數碼科技方案。

金管局於2024年10月聯同銀行業推出五項新措施,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持續發展,包括推出更多協助中小企轉型的信貸產品及服務。其中,為積極配合數碼港運作的「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註)及政府其他中小企資助計劃,目前有七家銀行承諾為已經申請有關計劃的中小企推出快速批核貸款產品,於五個工作天内批核,滿足中小企在改變業務營運和開拓新業務與市場的前期財務需要。其他活躍於中小企貸款的銀行亦積極研究推出相關產品。

銀行代表亦分享了協助中小企客戶應用科技將業務數碼化以發展業務和提升效率的各類用例(見附件),例如電子支付系統及店面銷售、線上推廣和客戶管理及會員獎賞計劃系統等,展示銀行透過融資和諮詢服務等多方面支持中小企。

金管局將繼續與銀行業和工商界保持緊密聯繫,建立互惠的良性循環,促進中小企、銀行業及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升級轉型。

註:「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由政府資助,以一對一配對方式為本地中小企提供資助,協助它們應用現成的基礎數碼科技方案。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11/P2024111100547.htm

優化環評程序提升成效 相關過渡安排2025年中終止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4年11月11日表示,新修訂的《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環評條例》)及《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技術備忘錄》(《技術備忘錄》)自2023年6月30日實施以來,已見成效。相關的過渡性安排將於2025年6月30日終止。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新修訂優化了整個環評程序,包括簡化技術評估要求、利便直接申請環境許可證、建立中央環境數據庫,以及修訂指定工程項目範疇等。這些優化措施有效提升環評運作效率,自修訂實施以來,整體環評項目所需時間縮短一半至約15至24個月內完成。

優化措施的成效

環保署在優化程序下推出中央環境數據庫。自推出以來,數據庫獲得政府部門、顧問公司和學術界等各持份者的正面評價。過去一年,約有80個環評及規劃項目運用了數據庫的線上工具進行研究。此外,現時每月約有2 000名公眾訪客瀏覽數據庫內的環境資料。環保署會持續更新中央環境數據庫,並豐富當中有關從獲批准的環評報告中擷取的生態數據,以利便項目倡議人籌劃工程項目及提升環評研究的水準。

就那些對環境影響輕微並會採用有效緩解措施的指定工程項目,項目倡議人可透過利便的安排,提交工程項目簡介和有效緩解措施,直接申請環境許可證。

而一些較複雜及耗時甚長的項目,在優化環評的程序下,項目倡議人可透過中央環境數據庫的各項創新技術評估措施,包括善用基線空氣質素資料和網上噪音評估模型,以及提前進行標準化生態調查資料等,令整體環評時間可縮短約20至30個月。

終止過渡性安排

對於在2023年6月30日前已獲同意環評研究的項目,環保署提供了過渡性安排,容許採用舊有技術評估方法。鑑於新修訂已實施逾一年,項目倡議人和業界普遍已適應新規定,過渡性安排將於2025年6月30日終止。

發言人說:「項目倡議人如應用過渡性安排,須於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向環保署署長申請批准環評報告。在此日期後提交的申請則須證明技術評估符合修訂後的《技術備忘錄》。項目倡議人亦可選擇申請新的環評研究概要。」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11/P2024111100268.htm

金管局與多邊組織加強亞洲氣候投資的策略性夥伴合作

金管局2024年11月11日在亞洲氣候投資研討會上聯同多間多邊組織,包括亞洲開發銀行(亞開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和國際金融公司(IFC)(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宣布建立策略性夥伴合作關係,標誌着在加強亞洲可持續金融的戰略合作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

是次合作鼓勵所有持份者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並擬在亞洲投入至少五億美元,而Actis GP LLP(Actis)作為普通合夥人之一,亦會支持是次合作。合作成員強調匯聚各方及多間機構一同應對區內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重要性,並將集中投資於有助區內實現淨零排放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產業,包括再生能源基礎設施、能源解決方案及可持續運輸等。

金管局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行政總裁李達志表示:「作為亞洲領先的綠色金融樞紐,香港近年致力促成國際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在區内發行。透過是次策略性夥伴合作,我們希望展示在亞洲同時達致財務回報和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以及其對推展願景和管理環境的重要性。」

亞開行私營部門業務局局長Suzanne Gaboury表示:「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面臨氣候投資嚴重不足問題,而氣候投資對暢通綠色增長之路必不可少。作為亞太地區的氣候銀行,亞開行正在擴大其氣候融資規模,同時與志同道合的組織合作,引導資本流向具有影響力的可融資發展項目。」

亞投行全球金融機構和基金客戶部局長劉戈力表示:「我們與金管局、亞開行和IFC的戰略合作反映了亞投行致力於推動以氣候為主的投資,促進亞洲可持續增長的承諾。我們共同致力於加快亞洲向低碳經濟的轉型,為有影響力的氣候行動和區域韌性奠定堅實基礎。」

IFC東亞及太平洋區域局局長林金思表示:「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巨大挑戰。尤其在亞洲,形勢尤為嚴峻,這場危機給環境穩定性、經濟增長和人類發展帶來了重大挑戰。IFC很榮幸能與金管局、Actis、亞開行和亞投行合作,通過向本地區最有需要的國家的氣候項目注入資金,以加快推動低碳、具韌性的包容性轉型。」

Actis合夥人,可持續治理團隊負責人Shami Nissan表示:「亞洲擁有世界一半的人口、快速工業化和碳密集型電網的地區,並佔全球碳排放量的一半,對我們實現淨零排放的願景至關重要。我們很高興Actis 與各策略性投資者合作,支持這項轉型需求。」

關於金管局

金管局是香港的中央銀行機構,其主要職能是:(i)在聯繫匯率制度的架構內維持貨幣穩定;(ii)促進金融體系(包括銀行體系)的穩定與健全;(iii)協助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包括維持及發展香港的金融基建;以及(iv)管理外匯基金。

關於亞開行

亞開行在堅持消除極端貧困的同時,致力於實現繁榮、包容、有適應力和可持續的亞太地區。亞開行成立於1966年,現有69個成員,其中49個來自亞太地區。

關於亞投行

亞投行是一間多邊開發銀行,目的是為亞洲地區以至更廣領域提供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亞投行於2016年在北京投入運作,迄今獲批准的成員已增至110個,來自全球不同地區。亞投行資本額為1,000億美元,並獲主要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授予「AAA」評級。透過與夥伴合作,亞投行致力開拓新資本,並投資於綠色及科技主導的基礎設施,以應對客戶需要,促進區內互聯互通。

關於IFC

IFC是世界銀行集團的成員,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聚焦新興市場私部門的發展機構。IFC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合作,運用掌握的資金、專業知識和影響力,在開發中國家創造市場、創造機會。 2024財年,IFC對發展中國家私人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承諾投資額達到創紀錄的560億美元,透過利用私部門解決方案,調動私人資本,致力於在宜居星球上建立一個沒有貧窮的世界。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ifc.org

關於Actis

Actis是一家專注於可持續基礎設施和新能源的全球投資管理公司。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11/P2024110800649.htm

《2024年船舶法例(燃料使用及雜項修訂)條例》2025年1月10日生效

政府已在憲報刊登《〈2024年船舶法例(燃料使用及雜項修訂)條例〉(生效日期)公告》,以指定2025年1月10日為《2024年船舶法例(燃料使用及雜項修訂)條例》(《條例》)的生效日期。

《條例》早前已獲立法會通過,是推動香港構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的重要一步,旨在讓現行法例可容許船舶在香港水域內除使用傳統石油燃料外,亦可使用更環保的新燃料,並在法例中納入與使用這類燃料相關的額外安全和環境考慮。

生效日期公告將於2024年11月13日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 

經修訂的進出口貨物分類表2025年生效

香港海關於2024年11月8日提醒進出口人士,2025年1月1日或以後裝運的進出口貨物,必須按照經修訂的「香港進出口貨物分類表(協調制度)」報關。

有關修訂內容已於2024年11月8日的憲報刊載,並將於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是次修訂涉及七個貨物項目,包括動物產品、植物、橡膠輪胎、鋼鐵、自動資料處理機、靜電式變流器和光學媒體。

有關修訂採用了更合適的貨物分類和名稱,使分類更切合最新情況。

進出口人士可經以下途徑索取修訂表:

(一)從政府統計處(統計處)網站(www.censtatd.gov.hk/tc/page_1364.html)下載;或

(二)致電統計處進/出口報關單及貨物艙單查詢熱線2877 1818索取。

有關於貿易分類的查詢,請致電統計處貿易分類組貨物編號查詢熱線3178 8933,或傳真至2824 2782,或發電郵至trade-declaration@censtatd.gov.hk

禁止供應及售賣受規管添汞產品的條文2024年12月1日生效

《汞管制條例》有關禁止供應及售賣受規管添汞產品的相關條文將於2024年12月1日起生效,以保護市民健康和環境免受人為排放的汞(俗稱「水銀」)及汞化合物危害。

《條例》於2021年12月1日生效,以在香港全面實施《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條例》規管汞、汞混合物及汞化合物的進出口、存放及使用,以及添汞產品的進出口及製造等。當中有關禁止供應或售賣受規管添汞產品的條文,則在2024年12月1日生效,以便業界逐步過渡至使用及提供無汞替代品。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由2024年12月1日起,任何人不得供應(包括銷售或不收費供應)受規管添汞產品,但使用受規管添汞產品則不構成罪行。受規管的添汞產品包括含汞量超過法例規定的電池、開關及繼電器、慳電膽、光管、高壓汞燈、用於電子顯示的冷陰極螢光燈及外置電極螢光燈、化妝品、生物殺蟲劑及局部抗菌劑,以及非電子測量儀器(水銀溫度計及水銀血壓計)。

發言人說:「現時大部分的受規管添汞產品已沒有在市面上供應,而市場上亦已有充足的無汞替代品可供選擇,且本地也沒有生產商須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的製造工序,相信管制對市民及業界影響不大。」

為協助業界了解和遵守《條例》規定,環保署已發信通知各供應商、銷售商、商會等持份者有關禁止供應受規管添汞產品的詳情,並透過商會發放資訊予所屬會員。環保署在2024年9月至10月期間,派員及到訪大約一千間或仍有售賣受規管添汞產品(如水銀溫度計及水銀血壓計)的商戶,派發宣傳資料及解釋相關規管內容。

另外,環保署會為仍有受規管添汞產品存貨的商戶提供免費收集及處置服務。有需要的商戶可於2024年12月2日至2025年1月17日期間向環保署申請,詳情可以致電3107 8421或電郵mercurycontrol@epd.gov.hk查詢。

有關受規管添汞產品的詳情,請參閱環保署網頁www.epd.gov.hk/epd/tc_chi/international_conventions/mercury/mco.html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08/P2024110700438.htm

《2024年印花稅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刊憲

政府於2024年11月8日於憲報刊登《2024年印花稅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以豁免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房託基金)股份或單位轉讓和期權莊家進行證券經銷業務的印花稅,以及修訂在香港實施無紙證券市場制度下的印花稅徵收安排。

政府發言人表示:「2024至25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宣布,豁免房託基金股份或單位轉讓和期權莊家進行證券經銷業務的印花稅,以提升香港房託基金的競爭力,減低期權莊家的交易成本。修訂印花稅徵收安排將促進在無紙證券市場環境下加蓋印花及徵收印花稅程序的效率。上述措施有助金融市場的發展。」

《條例草案》將於2024年11月20日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08/P2024110700418.htm

金融學院2025年度「金融領袖計劃」開始接受申請(截止日期:2024年12月15日)

金融學院2025年度「金融領袖計劃」(計劃)現正接受報名。計劃專為於行政總裁以下約兩個級別的優秀金融人才而設,提供嶄新的體驗,為期約九個月,以兼讀形式進行。下年度計劃將於2025年4月開始。

計劃舉辦三年以來,獲得各界持份者非常正面的反饋。在各香港金融監管機構(註)和參與金融機構的支持下,計劃成功啟發及裝備學員,培養他們應對現時金融行業複雜挑戰的策略思維。此外,參與的學員亦與各行各業頂尖領袖對談,並擴展其專業網絡,獲益良多。

計劃於2024年11月5日至12月15日接受報名。相關詳情,包括畢業學員的反饋和申請表格已載於金融學院網站(只備英文版本)。

金融學院主席兼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要確保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繼續蓬勃發展,我們必須不斷培養有遠見的金融領袖,使其具備駕馭當今多變環境的技能和洞察力。計劃對培育香港金融服務行業未來領袖的貢獻良多。我極力推薦這獨特的領袖計劃,並鼓勵金融人才把握機會參加。」

註:包括
金管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險業監管局以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05/P2024110400249.htm

2024年11月18日起申請牌照須向運輸署提供和核實電子聯絡方式

運輸署於2024年11月1日提醒市民,由11月18日起,新申請駕駛執照和車輛牌照等21項牌照或續牌時,須提供和核實香港流動電話號碼或電郵地址作為電子聯絡方式,以在未來接收香港警務處和運輸署的電子訊息,為2025年上半年逐步推行電子交通執法做好準備。

由11月18日起:
  • 「網上申請 即時核實」:運輸署鼓勵市民經網上遞交牌照申請,在申請過程中提供並以一次性密碼即時核實電子聯絡方式,省時方便;
  • 「紙本申請 平台核實」:如仍需以紙本遞交牌照申請,則須於遞交表格前三個月內,經運輸署指定網上平台提供並以一次性密碼核實電子聯絡方式,再在表格填寫同一經核實的電子聯絡方式並遞交。指定網上平台已於11月4日上午10時推出;
  • 經核實的電子聯絡方式需待相關牌照申請獲批後,才會自動更新至其駕駛執照及/或名下所有登記車輛的紀錄,以確保紀錄準確更新;
  • 若未能提供或核實電子聯絡方式,或提供的電子聯絡方式與核實紀錄不符,申請將未能處理;
  • 如電子聯絡方式有所改變,須在72小時內透過「香港政府一站通」的網上服務或遞交TD559表格通知運輸署;
  • 尚未到期的牌照持有人無需急於提供和過早核實電子聯絡方式;及
  • 從未提供電子聯絡方式的駕駛執照持有人亦歡迎透過「香港政府一站通」的網上服務或遞交TD559表格提供和核實電子聯絡方式。
運輸署發言人說:「提供一個常用而經核實的電子聯絡方式非常重要。如香港流動電話號碼或電郵地址不正確或不常用,將未能接收警務處及運輸署的通知,以致未能及時繳交電子告票罰款或隧道費,因而需承擔罰款或附加費等法律責任。申請人務必確保香港流動電話號碼或電郵地址正確。若先後提供或核實不同的電子聯絡方式,最新的紀錄將取代舊紀錄,舊的聯絡方式將告無效。」

以香港流動電話號碼作為電子聯絡方式的申請人需注意,運輸署已參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短訊發送人登記制」,運輸署的短訊只會以附有「#」號的「#TDeContact」發送人名稱發出,協助市民識別真偽。運輸署不會發出附有超連結的短訊或電郵。

運輸署自2024年9月起已先後舉行10多場簡介會,向貨車、的士、小巴和非專營巴士等運輸業界,以及駕駛學校、汽車經銷商和金融機構等處理汽車首次登記和為客戶申請車輛牌照的持份者講解提供及核實電子聯絡方式的新法例要求。署方將分批發信予牌照即將到期的人士,詳細介紹提供和核實電子聯絡方式的步驟。運輸署轄下四個牌照事務處和過境服務分組已由11月4日起,安排服務大使協助市民遞交申請和核實電子聯絡方式。

立法會於2024年6月19日通過《2023年電子執行交通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為警務處以電子方式發出交通違例事項定額罰款通知書,以及要求登記車主、各類牌照、許可證及駕駛執照持有人在向運輸署申領牌證時提供電子聯絡方式,提供法律依據。政府隨後刊憲訂立有關收集電子聯絡方式的條文於11月18日實施。

市民可參閱運輸署專題網頁、流動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及Agent T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gentT.hk),或致電熱線2804 2600了解詳情。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01/P2024110100258.htm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便利措施擴展至所有行業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大灣區標準合同》)便利措施擴展至各行業,促進更多便民利企的跨境服務及大灣區數據流通。有關措施已於2024年11月1日起生效。
 
按照2023年6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網信辦)簽署的《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的協議框架,《大灣區標準合同》便利措施於2023年年底推出,讓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即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及肇慶市)和香港兩地的個人及機構可按自願原則及統一的範本訂立標準合同,以促進及簡化大灣區個人信息跨境安全流動。
 
《大灣區標準合同》便利措施於銀行、信貸資料及醫療業界先行先試,一直運作暢順並獲得業界正面評價。因此,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宣布由2024年11月1日起,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和香港所有行業皆可參與便利措施及自願採用《大灣區標準合同》,同時優化相關備案安排及理順若干執行細節,進一步便利企業進行跨境個人信息合規流動。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表示:「促進內地數據在大灣區流動是推動粵港兩地跨境服務、數字經濟及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舉措,既便民利商,亦可加速大灣區經濟融合發展。我們衷心感謝國家網信辦及廣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支持,讓大灣區各行各業全面受惠於《大灣區標準合同》便利措施。」
 
黃志光續說︰「《大灣區標準合同》屬於行政措施,並不影響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按《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私隱條例》)對條例的遵守情況作出監察及監管,香港個人資料的處理及跨境轉移仍繼續按照自願原則及受《私隱條例》規管。」
 
數字辦會安排簡報會及製作相關宣傳短片,協助業界了解《大灣區標準合同》的具體細節,有關便利措施的詳情可參閱數字辦設立的專題網站(www.digitalpolicy.gov.hk/tc/our_work/digital_infrastructure/mainland/cross-boundary_data_flow/index.html)。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01/P2024110100286.htm

優化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行政長官2024施政報告》宣布將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政府於2024年11月1日起推出三項措施優化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
 
(一) 擴大高才通計劃的合資格大學名單
 
高才通計劃下合資格大學原有185間。為進一步擴闊網絡,吸納更多世界各地高端人才,高才通計劃下的合資格大學名單由11月1日起增加13間海內外頂尖院校,總數為198間。新增院校包括:
 
(a)九所過去五年於《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大學排名》位列第11至20名,而未被包括在原有合資格大學名單內的內地大學,分別為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以及天津大學;以及
 
(b)四所過去五年在《QS世界大學排名》「藝術與設計」範疇位列前五名的專科學院,分別為皇家藝術學院、倫敦藝術大學、帕森設計學院及羅德島設計學院。
 
擴大後的合資格大學名單已上載於入境事務處(入境處)網頁(www.immd.gov.hk/pdf/aggregate_list.pdf)及人才服務辦公室網頁(www.hkengage.gov.hk/zh-HK/how-to-apply-for-a-visa/admission-scheme-matching-tool-institutions/)。
 
(二) 延長高才通計劃A類申請的首個簽證年期至三年
 
高才通計劃A類人才是指在緊接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的人士。由今年《施政報告》公布當日(即2024年10月16日)起獲批的該類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年期已由兩年延長至三年,便利他們盡早規劃帶同家人移居香港。新措施亦適用於今年《施政報告》公布前已獲批的約21 000名A類人才。他們可於11月1日起在其逗留期限屆滿前三個月內,向入境處提出延長逗留期限申請,將獲准無條件延長逗留期限一年。如他們在提交申請時在香港已獲聘用,或已開辦或參與業務,在提交相關證明後可獲准延長逗留期限最多三年。
 
(三) 優化優才計劃「綜合計分制」評審準則及安排
 
政府由11月1日起優化優才計劃下「綜合計分制」,採用更客觀清晰的計分準則,簡化申請甄選程序。優化後的「綜合計分制」以評核問卷取代原有逐項計分方式,申請人需確認是否符合問卷內12項涵蓋六大範疇的準則,包括年齡、學歷、語文水平、工作經驗、收入及有否擁有業務,並提交證明文件。如申請人符合最少6項準則,即可提交申請。入境處會將收到的合資格申請提交新成立的評核委員會作進一步甄選。評核委員會由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局長擔任主席,委員包括其他相關政策局局長。評核委員會會因應甄選結果向入境處處長提供意見,由處長作批核決定。優化後的「綜合計分制」不設年度配額。在優化措施實施前已按原有「綜合計分制」提交的申請,入境處會沿用原有準則及程序處理,盡快完成審批工作。
 
經優化的「綜合計分制」的網上申請平台(www.gov.hk/tc/nonresidents/visarequire/visasentrypermits/applyqmas.htm)已投入運作。就有關簽證或進入許可申請的查詢,請致電查詢熱線(2824 6111),又或以傳真(2877 7711)或電郵(enquiry@immd.gov.hk)方式與入境處聯絡。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積極搶人才、留人才。自2022年年底推出新的輸入人才機制以來,至今共收到超過38萬宗申請,近24萬宗獲批,已有約16萬名人才攜同家人抵港。今日(2024年11月1日)推出的優化措施將有助進一步廣納香港發展所需的人才,豐富本地的人才庫,提升香港競逐人才方面的競爭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的地位。」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01/P2024110100285.htm
 

粵港加強清潔生產合作 改善區域環境質素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與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於2024年10月31日在香港召開「粵港清潔生產合作專責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並舉行「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誌計劃授牌儀式,嘉許逾210家支持清潔生產的企業。
 
專責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由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與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共同主持。會議檢討2024年的工作進展及通過2025年的合作計劃。雙方會繼續推動高耗能行業採用清潔生產技術以節約能源,促進節能相關裝備的發展;支持高耗水行業開展節水技術改造以減控污水排放;推動企業採用相關技術減少固體廢物和減排,包括從源頭減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鼓勵重污染行業推行清潔生產審核;支持企業綠色轉型。雙方亦會繼續開展各項宣傳活動,向業界推廣清潔生產的成效。
 
出席會議人士包括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環保署、工貿署、創新科技署和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的代表;粵方代表則來自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及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專責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後舉行了2024年度標誌計劃授牌儀式,以表揚積極落實清潔生產的企業。2024年共有215家企業獲頒授標誌牌,當中42家港資製造業企業獲優越伙伴標誌,149家港資製造業企業則獲伙伴標誌。其餘獲頒授標誌牌的企業包括三家採購商及21家環境技術服務供應商。
 
香港特區政府環保署與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2008年開展「清潔生產伙伴計劃」,至今已資助超過4 200個項目,推動區內港資工廠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和作業方式。為嘉許企業在實施清潔生產方面的努力,粵港雙方於2009年共同推出標誌計劃,向積極實踐清潔生產的企業頒發「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誌。
 
清潔生產對改善環境質素成效顯著,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注資一億元推行新一輪伙伴計劃,接受由2025年4月至2027年6月的申請。新一輪伙伴計劃將加強協助及鼓勵港資於香港和廣東省的工廠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和作業方式,以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達至節能減排、降耗減碳,從而改善區域環境,協助實現國家及特區的碳中和目標。
 
有關伙伴計劃及標誌計劃的詳情,可瀏覽清潔生產專屬網站:www.cleanerproduction.hk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0/31/P2024103100201.htm
 

漁護署與深圳海關簽署加強賽馬檢疫通關的合作安排

為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在馬匹、飼草飼料、生物製品的檢疫和通關方面的合作,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署長黎堅明於2024年10月31日與深圳海關關長鄭巨剛簽署《有關加強賽馬檢疫通關的合作安排》。署理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食物)羅翠薇亦有出席簽署儀式。

馬匹目前可以經深圳灣口岸往返廣州從化「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區」和香港兩地。《合作安排》增設蓮塘/香園圍口岸為馬匹跨境運輸的備用口岸,進一步完善馬匹往返兩地的運輸工作。

黎堅明說:「漁護署感謝深圳海關支持增設蓮塘/香園圍口岸為馬匹跨境運輸的備用口岸,進一步完善馬匹跨境運輸工作,以確保馬匹往返粵港兩地安全便捷。」

雙方在《合作安排》下亦會透過聯繫機制定期互相通報馬匹、飼草飼料、生物製品、運輸工具等檢疫監管情況、應用一站式查驗台開展口岸查驗工作,以及聯合開展學術交流、技術交流、工作研討和業務培訓等工作,以推動大灣區的馬產業發展。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0/31/P2024103100562.htm

法庭使用者可使用「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處理小額錢債審裁處批量申索

司法機構已擴展「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至應用於小額錢債審裁處(審裁處)的批量申索,法庭使用者可透過該系統以電子模式處理文件和繳付款項。

批量申索是指申索方經主任審裁官批准,以整批形式入稟,以便在審裁處一併進行聆訊的申索。

「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是司法機構資訊科技策略計劃中的重要部分。該系統的目的是便利法庭使用者透過電子模式處理涵蓋各級法院的法庭文件和繳付款項。系統於2022年起分階段推出,於擴展前已應用於區域法院的傷亡訴訟、稅款申索、民事訴訟和僱員補償案件,以及裁判法院的傳票案件。系統將逐步推展至其他級別法院。司法機構亦計劃在2026年起規定所有有法律代表的與訟方在已開通電子系統的案件類別必須使用該系統。

「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提供的主要電子服務包括向法院送交及從法院接收案件特定的法庭文件、查閱或翻查已存檔文件和法院持有的其他案件資料、翻查訟案登記冊,以及繳付各類法院服務收費。

合資格使用者須註冊開立用戶帳戶,以使用「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提供的所有服務。合資格使用者包括正在進行或新的電子程序的訴訟各方及其法律代表(如有)、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律師行、政府部門、執法機關,以及法定團體。註冊開立帳戶費用全免。

沒有註冊帳戶的市民也可使用「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部分服務,這些服務主要與翻查可供公眾查閲的電子文件有關。

為鼓勵法庭使用者透過「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進行電子存檔及電子支付,就主要或直接與以電子模式處理法庭文件有關的審裁處的費用項目,「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使用者可獲八折優惠,為期三年。

技術要求方面,法庭使用者只需透過具網絡連接功能及配置一般常用的操作系統和瀏覽器的個人電腦或流動裝置,便可登入「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有關技術要求載於以下連結 (www.judiciary.hk/doc/zh/e_courts/AI_TechReq_iCMS_c.pdf)。

除卻系統維修保養期間,「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一般全日24小時提供服務。司法機構指明的系統維修保養時間載列於司法機構網站內相關專頁(www.judiciary.hk/zh/e_courts/index.html)。

法院登記處及會計部的一般辦公時間結束後(即工作天下午5時30分後)經由「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收到的電子存檔及電子支付,會被視為在登記處及會計部下一個工作天的一般辦公時間開始時收到。

如有查詢,請致電一般查詢熱線2477 1002或技術支援熱線2886 6474、電郵至enquiry@judiciary.hk,或親身前往灣仔港灣道12號灣仔政府大樓5樓的支援中心。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0/31/P2024103000200.htm
 

更多最新消息,請瀏覽SUCCESS的「最新消息」網頁或「中小企連線」的「最新消息」網頁。

 
專題消息


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


因應中小企現金流壓力,SUCCESS編制了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的概要。

更多資料


中小企資援組


由生產力局營運的「中小企資援組」自2020年1月1日開始投入服務,提高中小企業對政府資助計劃的認知,以鼓勵他們能更好善用政府提供的支援。資援組會協助他們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並解答申請上的疑難。

政府已撥款一億元由2023年起五年逐步增強「中小企資援組」的服務。生產力局已於2023年10月起加強資援組的服務,包括到訪更多商會、工商大廈和共享工作空間及增加在社交媒體的宣傳,以加強推廣政府資助計劃,並同時提供更多一對一諮詢服務,以協助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資助,及聚焦於「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科技轉型、數碼化及網絡安全等領域,以提升中小企業的能力,協助他們利用新技術以增強競爭力。

有關「中小企資援組」詳情或查詢,請致電 / WhatsApp(只限文字訊息)2788 6868 或電郵至sme_reachout@hkpc.org或瀏覽https://smereachout.hkpc.org/zh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


「BUD專項基金」-電商易已於2024年7月推出,讓企業靈活運用資助上限內最多100萬元推行電子商貿項目,進一步支援企業拓展內銷市場。有別於「BUD專項基金」的一般申請,電商易項目下各細項均不設個別資助上限,可為企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援。

生產力局作為「BUD專項基金」執行機構,會定期舉辦研討會/網上研討會,以加強企業對「BUD專項基金」(包括電商易及申請易)的認識。有關「BUD專項基金」的詳情,請瀏覽基金網頁(www.bud.hkpc.org/)或致電2788 6088與生產力局聯絡。 

廉政公署防貪諮詢服務


中小企業需要有一套良好的管治制度,達至有效營運,以及協助其維持公司形象及生意對象的信心。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處為此推介轄下的特設小組 — 防貪諮詢服務。有關服務專門就一般作業範疇(例如採購和人事管理),免費提供適切和保密的建議。企業可瀏覽該小組簡便易用的入門網站(https://cpas.icac.hk),查閱服務詳情,以及獲取合時實用的防貪資源,例如員工行為守則、防貪指南及工具、個案分析、防貪貼士和防貪警示。 企業亦可按此訂閱防貪諮詢服務的電子通訊,定期收取最新的防貪資訊。

免費知識產權諮詢服務


知識產權署在香港律師會的支援下,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免費知識產權諮詢服務。如欲獲取更多資料及/或申請此服務,請瀏覽「香港 ─ 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專題網站:https://ip.gov.hk/tc/home/consultation-service/index.html

 

商貿消息

《駐粵經貿辦通訊》


最新的《駐粵經貿辦通訊》經已出版。

更多資料
 

內地商業資料通告


工貿署就內地的經濟貿易法律法規發出了一系列的商業資料通告,供業界參考。最新的商業資料通告經已出版。
   
版權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所有(二零零五年)
 
請勿回覆此電郵。如有疑問,請與SUCCESS聯絡(電話:2398 5133 ;傳真:2737 2377 ;電郵:success@tid.gov.hk;櫃台:香港九龍城協調道3號工業貿易大樓13樓1301室)。

若你不欲再收到SUCCESS電子通訊及電郵通知,請電郵至 success@tid.gov.hk 通知我們,並於郵件標題註明「取消訂閱電子通訊及電郵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