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於2024年2月21日公布,「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登記制)已開放予各行業加入,以進一步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分,打擊短訊詐騙。
通訊辦一直與警方及電訊商緊密聯繫,從電訊服務角度協助打擊電話及短訊詐騙。自登記制於2023年12月28日實施,主要電訊商、銀行業及個別政府部門已先後加入。通訊辦現進一步開放登記制,歡迎各行業有實際需要透過短訊與客戶溝通的公司和公私營機構參與。
通訊辦發言人說:「在登記制下,只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才可使用其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電訊網絡會攔截所有並非由『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發出但發送人名稱含『#』號的短訊。透過上述安排,市民憑「短訊發送人名稱』開頭的『#』號即能輕易識別所收短訊是否來自『已獲認證的發送人』。」
發言人續說:「有意加入登記制的公司或機構可到通訊辦網站查閱有關詳情,並將填妥的申請表格及所需資料交回通訊辦。通訊辦會審批有關申請,以及如申請獲批時可用作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
通訊辦提醒市民,在任何情況下,當收到陌生人發送的短訊時,都應提高警惕,絕不要向身分未經核實的短訊發送人披露任何個人、銀行戶口或信用卡資料、轉帳金錢或開啓短訊內的超連結,以免蒙受損失。如有任何懷疑,應立即向警方舉報。
通訊辦會繼續與各方合作,並會加強公眾宣傳,以提高公眾對電話及短訊詐騙的警覺性。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4年2月20日歡迎歐盟把香港從其稅務合作事宜觀察名單中剔除,肯定香港在確保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完全符合歐盟相關規定方面的工作。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一直支持國際稅務合作以打擊跨境避稅。我們經優化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已於今年1月1日起生效。欣悉歐盟肯定我們這方面的工作,並已將香港從觀察名單中剔除。香港會繼續符合國際稅務標準,同時維護香港的稅務競爭力。」
因應歐盟在2021年把香港列入觀察名單,特區政府於2023年1月引入新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要求跨國企業實體須符合經濟實質要求,才可就在香港收取的外地股息、利息、得自使用知識產權的收入和處置股份或股權權益的收益,獲得稅務豁免。2022年12月,歐盟公布最新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的指引》,明確指明處置收益為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所涵蓋的收入類型,並要求相關納稅人須符合經濟實質要求。觀察名單保留了包括香港在內的正修訂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的稅務管轄區,直至完成所需法例修訂。
就此,特區政府於2023年12月制定了《2023年稅務(修訂)(外地處置收益徵稅)條例》,優化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擴大外地處置收益所涵蓋的資產範圍,以包括股份或股權權益以外的資產。優化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已於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許正宇說:「展望未來,特區政府將不斷推動落實新的政策措施,為市場可持續發展增添新動能。我有信心香港將繼續保持便利營商的環境,並鞏固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的地位。」
儘管受環球地緣政治局勢及高息環境影響,香港一直保持韌性,並持續加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香港擁有獨特優勢,包括簡單稅制、監管制度與主要海外市場接軌、資訊及資本自由流通,以及多元的人才庫。環顧世界各地,香港是唯一一個兼享全球和中國優勢的城市。這獨一無二的特點,令香港成為中國通往世界金融市場和接觸環球投資者的門戶。
香港金融市場具備國際性。作為全球最大國際銀行中心之一,全球100家最大型的銀行中有73家在香港經營。保險業方面,在全球20大保險公司中,有11家獲授權在香港經營業務。
在金融業中的各個範疇,香港綜合來說亦有突出表現。舉例來說,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截至2022年年底總值達30.5萬億元,當中64%的資金來自非香港投資者;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在2023年的首三個季度錄得合共536億元的淨資金流入,較2022年同期增長逾215%;交易所買賣基金2023年日均成交金額達118億元,同比增長20%。
國家也對本港金融業提供堅實支持。中央人民政府聯同特區政府於本年1月24日公布六項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新措施,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更好地滿足國際投資者對內地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管理需求,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0/P2024022000564.htm。
運輸署牌照事務處2024年3月13日起推行駕駛執照相關服務派籌輪候系統
運輸署於2024年2月19日表示,3月13日起於九龍牌照事務處試行的駕駛執照相關櫃位服務派籌輪候系統將擴展至金鐘、沙田及觀塘的牌照事務處。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使用櫃位服務辦理駕駛執照服務及駕駛考試申請的申請人,如未有網上或電話預約,必須於現場取即日籌號才可使用櫃位服務。四間牌照事務處每個工作天上午9時及下午2時派發即日籌號,每日合共派發980個,詳情可參閱
附件。即日籌號持有人只需掃描籌號上的二維碼或經運輸署網頁(
www.td.gov.hk/qts),便可得悉各牌照事務處的即時派籌及叫號情況,適時返回牌照事務處,並按職員指示前往指定隊列使用櫃位服務,無需一直逗留在牌照事務處等候。」
除以派發即日籌號取代現行輪候即時櫃位服務外,所有牌照事務處的駕駛執照相關服務安排維持不變。牌照事務處仍會繼續為已於網上或電話預約櫃位服務的市民提供服務。運輸署會密切留意駕駛執照相關服務派籌輪候系統的推行情況,視乎推行後的經驗及反饋,以及稍後推出電子車輛牌照措施後市民的服務需求,考慮將派籌輪候系統擴展至車輛牌照相關服務的可行性。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我們預計推行駕駛執照相關服務(包括申請駕駛考試)派籌輪候系統後,牌照事務處的輪候環境將得到改善。部分未能取得籌號或未有預約的市民,可經其他非櫃位方式遞交駕駛執照相關服務申請,例如網上或投遞箱。」
「運輸署一直鼓勵市民盡量使用網上牌照服務,既可隨時隨地遞交申請,亦能省卻親身前往牌照事務處輪候辦理申請的需要。如申請資料齊備,運輸署一般會在收到申請後的十個工作天內完成處理,並將有關牌照/許可證以掛號形式寄予申請人。由於預期經網上及投遞箱申請的數目會增加,運輸署會增加人手處理。」
運輸署自2022年9月起已分階段將網上服務延伸至學習駕駛執照、暫准駕駛執照、正式駕駛執照、駕駛教師執照、駕駛執照/駕駛教師執照複本申請及國際駕駛許可證。市民如已登記具有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戶口或備有有效個人數碼證書,便可透過網址
www.gov.hk/tc/residents/transport/drivinglicense/onlineservices.htm於網上遞交上述多項駕駛執照相關申請。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有安排流動登記隊於各牌照事務處協助市民登記成為「智方便+」用戶。
為免延誤,市民應盡早並預留充足時間申領所需牌照/許可證。續領正式駕駛執照方面,運輸署會在駕駛執照持有人的駕駛執照到期前約三個月,向其發出一份「正式駕駛執照續領通知書及申請表格」(TD578)及提供一個用作網上申請的續領密碼,以提醒他們及時續領正式駕駛執照。執照持有人可於填妥有關網上表格後,利用該續領密碼於網上辦理續領申請。
除了網上申請,市民亦可經投遞箱或以郵寄方式遞交牌照申請。運輸署呼籲市民在牌證到期前,應盡早透過網址
www.gov.hk/tc/residents/transport/drivinglicense/abs.htm或致電3763 8080預約相關櫃位服務。為便利申請人,運輸署已將預約到各牌照事務處櫃位辦理的服務,進一步擴展至駕駛執照細節證明書及更改個人資料(僅限駕駛執照持有人)申請。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19/P2024021900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