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CCESS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工貿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英文簡稱 SUCCESS) 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營商資訊和諮詢服務。
我們的網站:https://www.success.tid.gov.hk/tc_landing.html 我們的電郵:success@tid.gov.hk 我們的客戶服務熱線:(852)2398 5133 (熱線及櫃台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45至中午12:30及下午1:30至5:45,公眾假期除外) ![]() 中小企服務中心「四合一」綜合服務
為了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以及加深中小企業對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措施的認知,工貿署已於2019年10月整合了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即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的「中小企服務中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的「中小企一站通」和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的「TecONE」,推出「四合一」的綜合服務,企業可在任何一個中心取得一般營商資訊、資助計劃資訊與諮詢服務等。此外,工貿署亦設立了一個名為「中小企連線」的網站,讓中小企業能在單一網上平台上獲取由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及各政府部門提供的資訊和支援服務。
「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
政府推出超過70個資助計劃去推廣和支援香港各行業及企業的發展。每個資助計劃均有不同的涵蓋範圍、資助額及申請要求。「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網頁提供此70多個政府資助計劃的資料,包括概述及有用的超連結。網頁的搜尋工具支援多重篩選搜尋結果,方便企業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方便企業從單一平台獲取由四個中心及多個政府部門所舉辦的研討會、工作坊、展覽、會議、訓練課程等活動的信息和登記參與的超連結。
「中小企連線」的「減碳 ‧ 商策」專題網頁
隨着全球減碳意識提高,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生活的認知不斷提升,而全球相關法規和規定亦不停推陳出新,故中小企業有需要掌握最新資訊,以把握商機和應對相關的挑戰。一站式專題網頁「減碳 ‧ 商策」提供減碳和碳審計等方面的資訊和服務的超連結,包括本地及貿易伙伴的要求和規定,以及支援企業措施及技術解決方案等,以協助中小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格局和供應鏈中未雨綢繆,更好地定位其業務,把握世界各地新興碳市場帶來的商機。
最新消息
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不時合作舉辦「四合一」研討會系列。此研討會系列於2025年下半年的主題為「開拓新市場」、「電子商貿」(電商)及「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系列即將舉行的活動詳情如下,歡迎有興趣人士透過當中列出的連結登記,費用全免。
一. T-box工作坊:「重磅揭秘:競爭對手夢寐以求的 AI 決勝機密」研討會(2025年10月22日於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舉行)此研討會由貿發局的「中小企服務中心」舉辦。是次研討會將探討中小企業如何掌握預測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並藉先進 AI 工具以鎖定目標客戶、實現業務增長、建立本地支付策略、降低跨境支付換匯成本,以及提升電商轉化率。(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 二. 《中小企升級實戰教室》「營商實驗室:電商速成攻略」系列工作坊及「中小企電商精英挑戰賽」(工作坊(二):2025年10月24日於生產力大樓舉行)(工作坊(三):2025年11月7日於生產力大樓舉行) 這一輯由生產力局「中小企一站通」舉辦的《中小企升級實戰教室》將由電商平台達人親自教授電商營運秘訣,幫助有志於電商營運的初創公司及中小企業掌握電商機遇。挑戰賽參加者更可額外獲電商達人30分鐘免費一對一諮詢指導。「營商實驗室:電商速成攻略」系列工作坊(一)「B2B vs B2C:運營必勝秘技」及「跨境出擊:開拓全球電商版圖」已於2025年10月10日舉行。 (二)「 內容引流:促銷吸客全攻略」及「 數據驅動:電商增長新引擎」工作坊將講解如何運用創意內容與促銷手法以精準吸引目標客群,以及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以優化運營決策。 (三)「法規地圖:電商成功第一關」及 「爆品攻略:品牌吸睛術」工作坊將講解電商法規框架以確保合規經營、如何打造熱賣爆品,以及品牌視覺策略。 此系列工作坊以粵語進行。 ![]() 一. 中小企資援組 : 政府資助與科技博覽 2025
(2025年10月16日至17日於生產力大樓舉行)
此活動由生產力局及工貿署合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此活動將為期兩天,旨在向中小企業提供有關政府資助計劃的資訊,並通過向參與者展示數碼方案來協助中小企業提升能力。今年的主題包括「政府資助」、「出海拓展」、「綠續發展」、「數碼轉型」,以及「跨境電商與新零售科技」,活動亦新增「知識產權(IP)品牌」的新元素。(此活動以粵語進行) 二. 「【HKTISC知識產權培訓】專利對發展大灣區業務的重要性」網上研討會
(2025年10月21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
此網上研討會由生產力局舉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網上研討會將涵蓋知識產權的各個方面,解釋中國內地的專利制度,並討論專利保護。講者將分享實用的知識和案例研究,幫助參加者提升其專利策略,並釋放其創新在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商業潛力。(此網上研討會以普通話進行) 三. 《競爭條例》網上講座(2025年10月22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此網上講座由競爭事務委員會(競委會)主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講座將有競委會代表介紹《競爭條例》(《條例》)的主要內容、《條例》下該做及不該做的事、如何辨識市場上的反競爭行為,以及《寬待政策》與《合作及和解政策》,並會分享競爭法案例。(此網上講座以粵語進行) ![]() 四. 「HR + L&D Mixer #4 - Redesigning Work and Employee Experience in the Age of AI」活動(2025年10月23日於生產力大樓舉行)此活動由生產力局舉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活動專為人力資源從業者定制,旨在解鎖人工智能(AI)在改變工作模式、提升員工體驗及維持以人為本精神方面的潛力。(此活動以英語進行) ![]() 五. 「用數據與AI升級你的行銷!讓曝光、互動、業績一次到位」網上課程(2025年11月11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此課程由生產力局提供,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網上課程將探討如何利用數據和 AI 技術,提升品牌的營銷效率,擴大客戶基礎,並增強客戶參與度。(此課程以粵語進行) 知識產權署:知識產權培訓課程「IP201 生成式人工智能(AI) - 知識產權概念與法律考量」
(2025年10月24日於灣仔職業訓練局大樓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此知識產權培訓課程由知識產權署提供,旨在介紹生成人工智能中的知識產權,讓參與者理解有關的知識產權概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潛在法律問題,及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中保護知識產權。(課程以粵語進行,輔以英語詞彙) 有興趣參加者可先填妥網上表格,免費成爲「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計劃(升級版)」成員,以優先報讀培訓課程並獲豁免課程費用。完成培訓課程者可獲發修習證書乙張。 ![]()
(2025年10月24日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
近年全球清真食品市場迅速發展,不少非穆斯林國家或地區亦逐漸成為清真食品價值鏈的一員。本次網絡研討會將探討清真食品市場為香港的食品飲料供應商提供的機會,以及香港發展清真認證服務的重要性。(此研討會以粵語進行,不設即時傳譯) ![]()
隨著歐盟《可持續產品環保設計規例》(ESPR)於2024年7月生效,歐盟正著手制定相關配套法規,以準備自2027年起逐步實施其中的DPP規範要求。
為協助企業應對即將到來的變化,香港貨品編碼協會將於2025年10月27日下午在創新中心舉辦一場研討會,內容包括關於DPP框架、規則、標準及案例研究的主題演講,並會邀請業界人士作專題討論,針對實施DPP的挑戰與機遇進行探討,及分享實務見解。 有關詳情及登記,請參閱 https://www.gs1hk.org/zh-hk/events/DPP-workshop_From_Compliance_to_Competitive_Edge (此研討會以英語進行,並設有即時中文字幕。)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簡介會
(2025年11月21日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
此簡介會由勞工處舉辦。簡介會將介紹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的要點、取消「對沖」後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計算方法,以及為期25年的「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資助計劃」的主要內容。歡迎僱主、僱員及人力資源管理從業員參加。 簡介會以粵語進行,費用全免。截止報名日期為2025年11月7日,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報名表格可於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專題網站(www.op.labour.gov.hk/tc/pdf/enrolment_form_nov25_c.pdf)下載。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13/P2025101000516.htm。 立法會於2025年9月26日通過兩項決議,調整《僱員補償條例》及《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下可索還醫療費的最高每天限額。經調整的可索還醫療費最高每天限額將於2026年1月1日生效。 醫衞局推出「醫健通+連通支援計劃」和「醫健通+連通認證計劃」醫務衞生局(醫衞局)於2025年10月14日推出「醫健通+連通支援計劃」(支援計劃),鼓勵私營醫護提供者採用已連通至醫健通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從而能夠將市民的醫療紀錄存入他們的個人醫健通戶口。醫衞局亦於同日推出「醫健通+連通認證計劃」(認證計劃),方便市民辨認及選擇已連通至醫健通並可為他們存放醫療紀錄的醫護提供者,協助市民建立整全的個人電子健康紀錄。 醫衞局會透過舉辦簡報會、專題網頁、宣傳短片及海報等不同的線上及線下渠道宣傳支援計劃及認證計劃。醫護提供者及市民亦可瀏覽醫健通網站了解更多支援計劃及認證計劃的詳情。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13/P2025101300376.htm。 衞生署開始接受診所牌照申請及小型執業診所發出豁免書要求《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第633章)(《條例》)下有關規管診所及小型執業診所的規管制度已於2025年10月13日起生效,衞生署同日開始接受診所牌照(見附件)申請,以及接受小型執業診所提交發出豁免書的要求。 《條例》監管註冊醫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的處所,診所的營辦人須申領診所牌照以繼續營辦,而小型執業診所的營辦人則亦可選擇申領豁免書以繼續營辦。持牌人亦須時刻遵守《條例》、牌照條件,以及衞生署署長發出的《診所實務守則》。
所有診所/小型執業診所的營辦人可透過衞生署的電子牌照系統,申請診所牌照/小型執業診所豁免書,並在該系統上透過「智方便+」提交電子簽名,以全電子化方式完成申請手續。申請者可透過該系統實時查看申請處理進度,並在申請批准後獲發電子牌照/豁免書。
為確保業界全面了解《條例》規定,衞生署一直透過不同渠道向醫療衞生界的持份者講解法例內容和申請細節,包括舉行多場線上線下簡介會,回應業界查詢。衞生署會繼續於2025年11月至2026年4月期間每月舉辦網上簡介會,向診所及小型執業診所營辦人、醫生等持份者做好相關解說。有關報名詳情,請瀏覽衞生署網頁。 有關診所牌照申請及要求發出小型執業診所豁免書的詳情,可瀏覽衞生署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公室網頁。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13/P2025101000314.htm。 差餉及地租須於2025年10月31日或之前繳交2025年10月至12月季度徵收差餉及/或地租通知書已經發出,並須於2025年10月31日或之前繳交。 繳納人繳交差餉及/或地租,可: (一)使用銀行自動轉帳、轉數快、繳費靈、網上銀行或銀行自動櫃員機; (二)上載電子支票/電子本票到「電子支票支付」網站(www.payecheque.gov.hk); (三)郵寄劃線支票至香港深水埗郵政局郵政信箱28000號庫務署(郵資不足的信件將不獲接收);或 (四)前往本港任何一間郵政局或指定便利店(即7-Eleven、OK便利店、VanGo或U購select)繳交。查詢各郵政局地址及辦公時間,請致電香港郵政查詢熱線2921 2222或瀏覽其網頁(www.hongkongpost.hk)。 如繳納人仍未收到通知書,可經以下途徑索取通知書補發本或查詢應繳款額:(i)瀏覽差餉物業估價署(估價署)網頁(www.rvd.gov.hk);(ii)致電2152 0111;(iii)傳真2152 0113;或(iv)親臨九龍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15樓估價署。 本季沒有差餉寬減。通知書已列明應繳總額,繳納人須於2025年10月31日或之前繳交該總額。是項規定不會因沒有收到或遲收通知書而改變。遲交的款額會被加徵百分之五的附加費。如在最後繳款日期過後六個月尚有欠款,逾期未繳的款額(包括百分之五的附加費)將再被加徵百分之十的附加費。 如以自動轉帳繳款,應繳差餉及/或地租款額會在2025年10月31日從繳納人的銀行帳戶支付。繳納人須確保其銀行帳戶於該日有足夠存款支付該款項至轉帳完成。 為支持環保,估價署鼓勵繳納人採用該署免費提供的電子差餉地租單服務收取電子帳單及繳款,亦鼓勵他們使用自動轉帳或其他電子繳費方式(例如:轉數快、繳費靈、網上銀行、電子支票/電子本票或銀行自動櫃員機)繳款,以省卻排隊時間。直接付款授權書可在估價署網頁下載,亦可到估價署、民政事務處及銀行或致電2152 0111索取。 香港與盧旺達簽訂稅務協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於2025年10月9日在香港與盧旺達財政和經濟計劃部長Yusuf Murangwa進行雙邊會議,並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與盧旺達政府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全面性協定)。 許正宇說:「盧旺達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者。這份全面性協定既體現了香港持續深化與『一帶一路』經濟體合作的努力,亦是香港與盧旺達在促進金融和經貿合作方面的重要里程碑。這是香港簽訂的第54份全面性協定,亦是今年(2025年)內的第三份。特區政府會繼續拓展香港的全面性協定網絡,提升香港作為商業及投資樞紐的吸引力,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的地位。」 在雙邊會議上,許正宇向Yusuf Murangwa部長闡述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重「超級優勢」,探討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一帶一路」的高質量發展。 許正宇說:「這份全面性協定闡明香港和盧旺達雙方的徵稅權,讓投資者更有效評估其跨境經濟活動的潛在稅務負擔及受惠於避免雙重課稅,有助締造更有利和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 按照新簽訂的全面性協定,香港居民在盧旺達繳付的稅項均可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抵免香港就同一筆收入所徵收的稅項,以避免雙重課稅。 此外,盧旺達向香港居民徵收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和技術服務費的預扣稅稅率,將由現時最高15%降至7.5%至10%。 這份全面性協定將在雙方完成有關批准程序後生效。就香港而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會根據《稅務條例》就協定作出一項命令,該命令會以先訂立後審議程序提交立法會省覽。協定詳情(只有英文版)載於稅務局網頁(www.ird.gov.hk/eng/pdf/Agreement_Rwanda_HongKong.pdf)。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09/P2025100900245.htm。 香港海關推行為期三個月的完稅標籤制度先導計劃根據香港特區政府透過《2025年控煙法例 (修訂) 條例》修訂的《應課稅品條例》(第109章),香港將施行完稅標籤制度,以幫助區分已完稅和未完稅香煙。香港海關已於2025年10月6日起推行為期三個月的完稅標籤制度先導計劃,並計劃於2026年第四季實施首階段的完稅標籤制度,以及於2027年第二季全面推行。 完稅標籤制度先導計劃旨在於實際操作環境中,透過模擬制度的運作流程及相關技術,以評估其效能及可行性,並讓業界及市民認識該制度的重點內容,以及提早作出相關合規準備。 海關人員會於先導計劃第一階段期間,在指定管制站內的海關課稅室,為由旅客帶入香港或以單一次付運方式進口香港、並已繳付全額稅款且未開封的每個香煙的零售封包,附貼試行完稅標籤。指定管制站包括落馬洲支線、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和香港國際機場指定貨運站。同時,海關亦邀請本地煙草製造商參與先導計劃,在擬於本地市場銷售的香煙的零售封包附貼試行完稅標籤。故此,一些已附貼試行完稅標籤的香煙將會在市場上供應。 試行完稅標籤的設計採用物理及數碼防偽特徵。海關人員及市民可使用指定管制站或香煙零售點所設置的專用儀器掃描試行完稅標籤上的加密二維碼,以確認相關香煙的完稅狀態。為方便識別,海關人員及本地製造商所附貼的試行完稅標籤分別為藍色和綠色。 先導計劃屬自願參與性質。香港海關歡迎市民以問卷表達對先導計劃的建議和意見。待完成中期評估後,香港海關會將先導計劃推行至更多邊境口岸的海關課稅室。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08/P2025100800609.htm。
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正式啟動 整合資源成立一站式平台 主動招攬內地企業經香港「出海」
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見證下,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局長丘應樺督導的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出海專班)於2025年10月6日舉行啟動儀式。
為更好支援內地企業「出海」,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辦事處,包括投資推廣署(投資署)、貿發局及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出海專班,主動招攬有意拓展海外業務的內地企業以香港為平台「出海」。 啟動儀式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致辭揭開序幕,並由丘應樺介紹出海專班的未來工作方向。啟動儀式匯聚出海專班成員機構及來自法律、會計、金融服務、銀行、商會、專業協會等多個業界夥伴,合共超過100人出席。這些業界代表是出海專班的重要助力,將合力支援內地企業邁向國際市場。 陳茂波致辭時指出:「內地企業『出海』發展,特別是在全球南方布局供應鏈和產業鏈,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它們壯大發展的必然選擇。為了更好把握這一波的發展機遇,我們成立出海專班,由商經局局長統籌,協調各政策局、部門和機構,為內地企業『出海』提供更全面、更大力度的支援。」 陳茂波續說:「這個專班,可以説是有三個特點:一是『高層統籌』,通過設在政府治理架構的高層,以宏觀的視野、暢順的溝通、快速的行動,統合資源、打通障礙,讓支持企業『出海』的工作做得更有力度、更及時。二是『集結力量』,除了政府的相關政策局和部門以外,更有多個公營機構、專業團體、商會以及商業機構作為夥伴,匯聚資源、集思廣益,發揮更大的聯乘效應。三是『主動出擊』,它的任務不僅是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這平台『出海』,也包括以組團出訪海外市場等多樣化的方式,發動和集結各界力量,發揮最大影響力,達至最佳效果。」 丘應樺致辭時表示,隨着國家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越來越多優秀的內地企業正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而香港正能擔當企業「出海」的「啟航點」。政府希望透過出海專班,匯聚各方專業力量,將企業的潛力轉化為實際成果,讓更多內地企業以香港為跳板,有序成功走向世界。出海專班協調跨局、跨部門、跨機構、跨界別的資源和工作,構建一個一站式、快捷、前所未有的「出海」支援平台,在配合國家鼓勵內地企業「出海」的政策和方向下,協助這些企業有序地拓展國際業務,並轉化為香港經濟的新動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商貿樞紐的地位。 他續說,政府期望與各界繼續攜手合作,將香港的制度優勢、專業服務和國際網絡轉化為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的強大動能,讓香港成為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起點和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 投資署署長劉凱旋致閉幕辭時表示:「今天(2025年10月6日)的啟動儀式,標誌着香港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新篇章。香港擁有世界級的金融體系、專業服務及完善法治,是內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最佳據點。出海專班結合各位合作夥伴全球的網絡與豐富經驗,將會共同努力,讓香港成為內地企業揚帆啟航,開往世界的母港,更將為本港經濟注入新動力,鞏固及提升香港『三個中心、一個高地』的地位。」 為推進有關工作,出海專班計劃在2025年年底前討論工作策略及計劃,並舉辦首項大型推廣活動,以宣傳相關工作。投資署將負責協調出海專班的工作,與各相關政策局、部門、香港特區政府的駐內地辦事處、專業協會、業界合作夥伴等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更多內地企業以香港為起點,接軌世界、拓展全球。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06/P2025100600203.htm。 《簡樸房條例》將於2026年3月1日生效
政府於2025年10月3日於憲報刊登《簡樸房條例》(《條例》),《條例》將於2026年3月1日生效,除當中有關違法出租分間單位罪行的條文則將於2027年3月1日起生效。
《條例》旨在為出租住宅樓宇分間單位由2026年3月1日起引入規管制度(即「簡樸房」規管制度),要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符合居住環境的最低標準(包括最低面積、最低高度、消防安全、結構安全、獨立廁所、供水要求、照明通風,以及獨立水電錶),並取得「簡樸房」認證,方可合法出租作居住用途,以確保分間單位能提供安全、衞生和合理的居住環境。 「簡樸房」規管制度將提供48個月的過渡安排,讓分間單位的業主/營運者有時間了解新規管制度,並逐步過渡至符合「簡樸房」的要求。 隨着「簡樸房」規管制度的推展,政府理解有部分分間單位住戶可能因相關業主/營運者需要安排改造工程以取得「簡樸房」認證,又或因政府日後的執法行動而受影響,令該些住戶未必能夠在短時間內覓得其他合適的居所。若有關住戶符合申請「簡約公屋」或過渡性房屋的資格,正在及陸續落成營運的項目可以為他們提供充足的住屋選擇。有關申請過渡性房屋的各項資訊,可瀏覽房屋局網站www.hb.gov.hk/tc/policy/housing/policy/transitional/tenantapplications.html。 有關「簡樸房」規管制度詳情,請參閱新聞公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03/P2025100200760.htm。 商經局向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簡介《施政報告》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於2025年10月2日在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會議上,向委員介紹《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中有關推動經貿發展和支援中小企業的主要措施。
丘應樺表示,《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措施,更好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積極開拓經濟增長點。其中,為更積極主動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政府會整合香港的外地辦事處,包括投資推廣署、貿發局和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為其制訂多元方案,目標是在2025年年底前討論策略及工作計劃,並舉辦首項大型推廣活動。 丘應樺強調,政府致力擴展國際經貿網絡和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以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貿易中心地位。香港駐吉隆坡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會在2025年年底前逐步投入運作,政府亦會擴大現有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經貿辦的覆蓋範圍,以深化於東盟及周邊亞洲國家的經貿推廣工作,以及計劃擴展經貿辦覆蓋範圍至更多具發展潛力的市場。政府亦會繼續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協定及投資協定方面的工作。 丘應樺指,受外圍環境影響,中小企仍然面對不少挑戰,因此《施政報告》繼續加強相關支援。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八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將延長兩年,「還息不還本」安排亦再度延長一年。此外,為協助中小企拓展更多元化市場,政府會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14.3億元,並擴大資助地域範圍至覆蓋多八個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經濟體,同時加強宣傳和協助企業透過「申請易」參與展覽會和出口推廣活動。 政府亦會協助中小企拓展跨境電商業務,包括於未來三年在內地和東盟電商市場繼續舉辦「香港好物節」、推行「創意‧電商無限」計劃和提供一站式商業配對及轉介服務。另外,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會擴大對本港電商在不同電商平台的融資支援,並進一步擴展免費買家信用調查服務的覆蓋範圍至其承保的所有市場。 丘應樺亦提到政府將設立「經貿一站通」,聯合經貿辦、投資推廣署及貿發局的海外辦事處組成功能平台提升協同效應,組織本地中小企業及初創企業進行海外商務考察以尋找更多商機。 知識產權方面,政府會助力創新型企業利用其知識產權進行融資,完善知識產權貿易生態,包括推出知識產權融資沙盒試點項目、為企業提供專利評估、推出先導計劃資助專利估值,以及在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推廣知識產權融資,並為銀行業界提供知識產權培訓。 此外,丘應樺向委員簡介政府在推動數字貿易發展的工作。在「企業對政府」貿易文件方面,政府正全力開發「貿易單一窗口」第三階段資訊科技系統,並會繼續推進香港與內地單一窗口連接,以及與東盟探討雙方單一窗口的連接。政府亦正參考《電子可轉讓記錄示範法》,研究修訂法例,為「企業對企業」貿易文件電子化提供法律基礎。 丘應樺表示,面對全球貿易格局與地緣政治的複雜多變,上述一系列措施將有助香港持續強化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角色,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拓展國際新市場和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02/P2025100200522.htm。 香港金融管理局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啟動「戶口互聯創新應用挑戰賽」 促進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與科技園於2025年10月2日宣布啟動「戶口互聯創新應用挑戰賽」,並共同舉辦啟動禮,標誌着一個為期數月的創新旅程正式開始,透過安全、經客戶授權的數據共享,以推動「戶口互聯」(IADS)的創新發展,促進銀行服務的轉型。 「戶口互聯創新應用挑戰賽」由科技園主辦,將由2025年10月至2026年3月舉行,匯聚本地銀行和來自全球的金融科技公司,共同開發創新、安全、經客戶授權的應用方案,利用「戶口互聯」推動香港銀行業的數碼轉型。參賽隊伍將針對個人、企業及中小企客戶群開發應用場景,並會獲得銀行業專業人士的指導。入圍隊伍將獲邀於2026年3月舉行的「戶口互聯開發者大會」上展示成果,勝出隊伍更有機會透過科技園及其他合作夥伴的網絡,進一步獲得業務拓展支援、投資者連繫、品牌推廣及參與未來相關展示活動的機會,以推動其方案的市場應用及發展。 「戶口互聯」由金管局策劃,並在銀行業界支持下推出。此計劃建立了銀行間帳戶數據共享的守則和標準,讓客戶可按意願,將其在參與銀行的帳戶數據安全而高效地分享到其他參與銀行。帳戶數據共享有助促進銀行業務數碼化,加強銀行風險管理,並提升客戶體驗。 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周文正表示:「『戶口互聯創新應用挑戰賽』為金融及科技界提供一個匯聚創新的重要平台,我們期望這項活動能催生嶄新的方案,惠及業界和社會。」 科技園署理首席企業發展總監柯志成表示:「『戶口互聯創新應用挑戰賽』充分體現科技園公司致力推動創新與協作的精神。此項活動將有助促進金融科技創新,為初創企業提供與業界交流協作的寶貴機會,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金融科技及創新樞紐的地位。」 有關「戶口互聯」計劃的詳情,請瀏覽金管局網站。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10/02/P2025100200379.htm。 漁護署優化從內地進口貓狗檢疫安排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於2025年9月30日公布優化從內地進口貓狗的檢疫安排,現已接受由內地所有地區海關官方獸醫簽發的動物衞生證書。 內地自2025年6月3日起已被納入第三A組別,並在首階段由深圳海關內地官方獸醫簽發動物衞生證書。鑑於貓狗進口新檢疫措施順利實施,為進一步便利內地貓狗來港,漁護署現接受由內地所有地區海關官方獸醫簽發的相關動物衞生證書,內地進口的貓狗可透過香港國際機場(以列艙貨物形式)及經指定陸路口岸管制站運輸入境。 由內地進口的貓狗,只要符合第三A組別的所有規定,抵港後檢疫期可縮減至30天。相關檢疫規定包括動物須植入合規的微型晶片、持有有效的狂犬病及指定傳染病防疫注射證明書、在離境前不少於90天且不多於一年內抽取血液樣本、在漁護署認可的化驗所進行狂犬病抗體滴度檢測並獲得合格結果,以及持有由內地官方獸醫簽發的動物衞生證書。 有關從內地進口貓狗檢疫安排及申請程序詳情,包括檢疫設施預留方法,已詳載於漁護署網頁。至於內地簽發動物衞生證書的詳細要求,可向內地當局查詢。 漁護署會繼續密切留意世界動物衞生組織公布的動物疫病最新資訊,並根據運作經驗、風險評估等因素,適時優化進口貓狗的檢疫要求。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9/30/P2025093000264.htm。
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將於2025年10月18至26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活動以「創科點亮夢想」為主題,獲得約50個合作夥伴支持,包括本地大學、研發中心、政府部門,以及其他機構,期望透過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活動,向公眾推廣創科文化。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於9月29日出席嘉年華的新聞界預覽時表示:「『創科點亮夢想』不只是今年嘉年華的主題,更是我們對香港創科未來的願景。」他提到,「深圳—香港—廣州」創科集群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首次榮登全球第一,這成就正是無數科研人員勇敢追夢、不斷創新的成果;並期望透過嘉年華這個平台,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創科的力量,並在這個全球領先的創科集群中發揮潛能,實現夢想。 預覽展出部分參與團隊的研發項目,團隊代表介紹其作品的意念來源、研發過程、特色、功能和應用範疇。當中包括由香港浸會大學研發的舌像健康檢測器「觀舌辨食」,結合人工智能和中醫診斷,使用者只需把舌苔的影像上傳至相關手機應用程式,系統便可作遠端分析,以評估健康狀況,並提供食療建議,有助及早預防或協助中醫師診斷病症;而由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研發、特別為膠囊內窺鏡而設計的無線高速數據傳輸專用系統晶片則利用高速及高清的影像,提升診斷的準確度,同時能讓病人在無須麻醉下進行檢查,並降低交叉感染的潛在風險。 此外,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的團隊介紹了「智能路燈」系統。透過人工智能視覺識別技術,系統能在偵測到交通異常時發出閃光警示。事故地點附近的燈柱會以更高頻率閃爍,而較遠的燈柱則會降低閃爍頻率,藉此強化即時事故預警效能,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各活動夥伴將於香港科學園展出多項本地創新發明和科研成果,部分攤位更設有互動遊戲。另外,嘉年華期間亦會舉辦約150場創科工作坊及15場網上講座,內容將涵蓋人工智能、環境生態等不同主題。 此外,在嘉年華期間,亦會同時舉辦第二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創意展,透過模擬情境展示優勝方案原型,讓公眾親身體驗及試用。第二屆「城市創科大挑戰」以「香港有計」為主題,邀請各界就「山人有計」(提升郊野公園和露營地點營運管理及遠足者大自然體驗)和「幫人有計」(提升對照顧者的支援)兩個議題提供創科方案,以普及創科文化和推動創新科技在社會上的應用。20隊來自大學/大專院校組及公開組的優勝方案,獲得創新科技署提供的研發資源,經過大半年培訓和不斷優化,優勝隊伍已把創新方案改良,製造出原型,並陸續在特定試點,包括政府部門或社區團體試用。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所有活動費用全免,部分活動須預先登記,詳情載於活動網頁(innocarnival.hk)。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9/29/P2025092900511.htm。 漁護署推出「漁+樂」魚場計劃推動休閒漁業發展
政府於2025年9月29日公布,推出「漁+樂」魚場計劃,為從事水產養殖的魚排和內陸魚場提供便利,以推動本地休閒漁業發展。
政府發言人表示:「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推出『漁+樂』魚場計劃,便利從事水產養殖的魚場提供與漁業相關的輔助業務,藉此豐富市民及旅客的漁家體驗,同時促進本地漁產品的銷售及增加養魚戶的收入。 參考「農+樂」農場計劃的安排,參與「漁+樂」魚場計劃的魚場可經營的輔助業務包括休閒垂釣、於場內售賣自家養殖的漁產品、售賣以無火煮食方式配製的自家漁產品食品及提供漁業教育活動(例如導賞團、養殖和收成體驗及工作坊)等。 為讓已參與「漁+樂」魚場計劃的魚場可從事上述漁業相關的輔助活動,食物環境衞生署會考慮在不影響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應魚排及內陸魚場的特殊環境而訂定合適的食物製造廠牌照條款。 發言人補充,漁護署將透過不同渠道如網頁及社交平台加強推廣「漁+樂」魚場,亦會繼續透過舉辦及參與大型活動,進一步推廣香港休閒漁業。 「漁+樂」魚場計劃現已接受申請,申請資格及其他詳情可瀏覽以下網頁:www.afcd.gov.hk/tc_chi/fisheries/LF/LF_fishenjoy.html。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9/29/P2025092900304.htm。
專題消息
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因應中小企現金流壓力,SUCCESS編制了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的概要。 ![]() 中小企資援組
由生產力局營運的「中小企資援組」自2020年1月1日開始投入服務,提高中小企業對政府資助計劃的認知,以鼓勵他們能更好善用政府提供的支援。資援組會協助他們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並解答申請上的疑難。
政府已撥款一億元由2023年起五年逐步增強「中小企資援組」的服務。生產力局已於2023年10月起加強資援組的服務,包括到訪更多商會、工商大廈和共享工作空間及增加在社交媒體的宣傳,以加強推廣政府資助計劃,並同時提供更多一對一諮詢服務,以協助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資助,及聚焦於「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科技轉型、數碼化及網絡安全等領域,以提升中小企業的能力,協助他們利用新技術以增強競爭力。 有關「中小企資援組」詳情或查詢,請致電 / WhatsApp(只限文字訊息)2788 6868 或電郵至sme_reachout@hkpc.org或瀏覽https://smereachout.hkpc.org/zh。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
廉政公署防貪諮詢服務
免費知識產權諮詢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