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CCESS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工貿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英文簡稱 SUCCESS) 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營商資訊和諮詢服務。
我們的網站:https://www.success.tid.gov.hk/tc_landing.html 我們的電郵:success@tid.gov.hk 我們的客戶服務熱線:(852)2398 5133 (熱線及櫃台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45至中午12:30及下午1:30至5:45,公眾假期除外) ![]() 【詐騙資助屬違法 如實申報免刑責】
「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近日發現懷疑詐騙個案並轉交警方跟進,已有涉案人士被拘捕。
工貿署按申請指引和程序嚴格審理所有申請,並就個別疑似不實資料作出跟進,以確定申請企業切實符合相關資助要求及條件,確保公帑用得其所。申請企業有責任適時和詳實填妥申請表格,並如實提供所有證明文件。如於處理申請的過程中發現任何不當行為,工貿署會對申請所涉的單位採取適當的行政措施,情節嚴重者會轉交執法部門跟進。 任何人以欺詐手段獲得或協助他人獲得財物/金錢利益,屬違法行為,可遭起訴。申請企業切勿以身試法。 查詢 電話:2398 5127 電郵:emf_enquiry@tid.gov.hk 網站:https://emf.tid.gov.hk 中小企服務中心「四合一」綜合服務
為了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以及加深中小企業對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措施的認知,工貿署已於2019年10月整合了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即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的「中小企服務中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的「中小企一站通」和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的「TecONE」,推出「四合一」的綜合服務,企業可在任何一個中心取得一般營商資訊、資助計劃資訊與諮詢服務等。此外,工貿署亦設立了一個名為「中小企連線」的網站,讓中小企業能在單一網上平台上獲取由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及各政府部門提供的資訊和支援服務。
「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
政府推出超過70個資助計劃去推廣和支援香港各行業及企業的發展。每個資助計劃均有不同的涵蓋範圍、資助額及申請要求。「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網頁提供此70多個政府資助計劃的資料,包括概述及有用的超連結。網頁的搜尋工具支援多重篩選搜尋結果,方便企業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方便企業從單一平台獲取由四個中心及多個政府部門所舉辦的研討會、工作坊、展覽、會議、訓練課程等活動的信息和登記參與的超連結。
「中小企連線」的「減碳 ‧ 商策」專題網頁
隨着全球減碳意識提高,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生活的認知不斷提升,而全球相關法規和規定亦不停推陳出新,故中小企業有需要掌握最新資訊,以把握商機和應對相關的挑戰。一站式專題網頁「減碳 ‧ 商策」提供減碳和碳審計等方面的資訊和服務的超連結,包括本地及貿易伙伴的要求和規定,以及支援企業措施及技術解決方案等,以協助中小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格局和供應鏈中未雨綢繆,更好地定位其業務,把握世界各地新興碳市場帶來的商機。
最新消息
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不時合作舉辦「四合一」研討會系列。此研討會系列於2025年下半年的主題為「開拓新市場」、「電子商貿」(電商)及「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系列即將舉行的研討會詳情如下,歡迎有興趣人士透過當中列出的連結登記,費用全免。
「TecONE Talk:共建可持續未來 — 回收基金與清潔生產伙伴計劃概覽」研討會(2025年8月13日於創新中心Green Space舉行)此研討會由科技園的「TecONE」舉辦。是次研討會邀請到「回收基金」及「清潔生產伙伴計劃」秘書處的代表簡介相關詳情及評審標準,並會由「回收基金」成功申請企業及「清潔生產伙伴計劃」項目管理委員會委員進行個案分享,以協助中小企業善用政府資助計劃,推動可持續發展。(此研討會以粵語及英語進行) 一. 「30分鐘解鎖騰訊雲計算潛能」網上課程(2025年8月12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此課程由生產力局提供,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網上課程將介紹雲計算的最新趨勢、騰訊雲認證體系,以及騰訊雲計算、存儲及網絡產品的功能與應用場景,以幫助參與者全面了解雲技術如何為他們的職業加分。(此課程以英語進行) 二. 「打造企業人才兵工廠:以人才培訓助力企業發展戰略」網上課程(2025年9月2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此課程由生產力局提供,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網上課程將深入講解企業培訓行業的發展趨勢、入行門檻,以及「企業培訓顧問」的專業價值。(此課程以粵語進行) 知識產權署:知識產權培訓課程「IP104 仲裁及調解知識產權爭議」
(2025年8月14日於灣仔職業訓練局大樓進行)
此知識產權培訓課程由知識產權署提供,旨在提高參加者對使用仲裁及調解解決知識產權爭議的認識,以及介紹利用這個方法解決爭議的好處。(課程以粵語進行,輔以英語詞彙) 有興趣參加者可先填妥網上表格,免費成爲「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計劃(升級版)」成員,以優先報讀培訓課程並獲豁免課程費用。完成培訓課程者可獲發修習證書乙張。 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續期公眾諮詢展開(截止日期:2025年9月30日)
通訊事務管理局(通訊局)於2025年8月1日就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免費電視)牌照的續期申請,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
公眾人士可透過多種方式提交意見,包括在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以書面方式提交意見(電郵:consultation-tv-2025@ofca.gov.hk、傳真:2507 2219或郵寄: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20樓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經辦人:廣播事務組33));及/或參加2025年9月20日舉行的電視暨網上公眾諮詢會。有關電視暨網上公眾諮詢會的報名安排,以及持牌機構的服務的詳細資料(包括過往遵守相關規定的紀錄及投資計劃),請瀏覽通訊局網站專頁。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8/01/P2025080100211.htm。 《2025年輻射(管制輻照儀器)(修訂)規例》刊憲
政府於2025年8月1日在憲報刊登《2025年輻射(管制輻照儀器)(修訂)規例》(《修訂規例》),以落實香港輻射管理局修訂眼睛晶狀體的職業劑量限值。新限值將由2026年1月1日起生效。
立法會已於7月30日批准由香港輻射管理局經諮詢持份者後根據《輻射條例》(第303章)所訂立的《修訂規例》,收緊《輻射(管制輻照儀器)規例》(第303B章)中眼睛晶狀體的職業劑量限值,由每年150毫希沃特,修改為於五年內平均每年20毫希沃特,並且在任何一年內不超過50毫希沃特。 有關技術性修訂旨在配合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所建議的最新國際標準,更好預防從業員患上輻射引致的白內障。衞生署放射衞生科早前已為本地從業員推出眼睛晶狀體職業輻射劑量的監察服務,以助業界遵從新限值。 香港輻射管理局是根據《輻射條例》第3條成立,以執行該條例及其附屬法例規定的職能,包括對擔任輻射工作的人士採用法定劑量限值。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8/01/P2025080100192.htm。 政府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5年7月30日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報告向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投資者詳細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和優勢,全方位說明香港開放、安全、穩定、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報告已上載「香港經濟近況」網頁:www.hkeconomy.gov.hk/tc/environment/index.htm。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7/30/P2025073000627.htm。 《粵港澳大灣區仲裁員名冊工作指引》正式發布及大灣區仲裁員推薦程序(香港)展開
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於2025年7月30日共同正式發布及實施《粵港澳大灣區仲裁員名冊工作指引》(《工作指引》),而根據《工作指引》進行的粵港澳大灣區仲裁員推薦程序(香港)亦同日展開。
大灣區內粵、港、澳三地法制不同,三地的仲裁模式、體制及發展也各有差異。為促進三地仲裁資源優勢互補及仲裁機制銜接,三地共同商定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仲裁員名冊》(《名冊》)。第六次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2024年11月18日通過《工作指引》,列載大灣區仲裁員的推薦條件、推薦入冊程序、《名冊》的使用方法及監管規則等工作細則。《工作指引》現載於律政司網站。 為建立《名冊》,大灣區仲裁員推薦程序(香港)於2025年7月30日按照《工作指引》規定展開。有關推薦程序詳情可參閱律政司網頁。 如有查詢,請聯絡律政司替代爭議解決小組(電郵:arbitration@doj.gov.hk)。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7/30/P2025073000265.htm。 實施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2025年7月29日就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發布以下文件:
兩套指引亦已於2025年8月1日刊憲。隨着《穩定幣條例》下的穩定幣發行人於2025年8月1日實施,發行法幣穩定幣的業務成為一項須取得牌照的受監管活動。市場參與者應遵守《穩定幣條例》及相關指引。監管制度的相關詳情,請參閱金管局網站(https://www.hkma.gov.hk/chi/key-functions/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re/stablecoin-issuers/)。
金管局鼓勵有意申請牌照的機構於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或之前透過stablecoin_licensing@hkma.gov.hk聯繫金管局,讓金管局可傳達監管期望並適當提供反饋。 發牌將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如個別機構認為已準備充分並希望盡早獲得考慮,應於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請。 金管局提醒市場參與者,在進行公眾溝通時應謹慎行事,避免發表可能被誤解或造成不切實際期望的言論。其中,根據《穩定幣條例》,虛假聲稱自己為持牌人或申請人均屬違法。 截至2025年7月29日,金管局尚未發出任何牌照。公眾日後可參閱金管局網站上公布的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紀錄冊。公眾應對任何聲稱在香港受到監管或持牌的穩定幣發行人,以及聲稱正在申請牌照的人士保持警惕。公眾如持有無牌穩定幣,須自行承擔風險。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7/29/P2025072900706.htm。 就「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計劃的精簡及整合措施
創新科技署(創科署)於2025年7月28日宣布,就「創新及科技基金」(基金)下的資助計劃的精簡及整合措施,以更聚焦地推進新型工業化及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
創科署一直配合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步伐,持續優化基金,為本地創科生態的未來發展注入動力。自本屆政府於2022年7月上任以來,創科署已在基金下推出「產學研1+計劃」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並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同時,本屆政府亦即將推出「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及「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 為更有效支援企業把握新型工業化帶來的機遇,透過相關資助計劃實現升級轉型,創科署整合了基金下三項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資助計劃(即「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以及於2025年內推出的「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為「新型工業化支援計劃」。在新計劃下,三項資助計劃的目的及基本運作模式維持不變。 此外,在檢視基金下各項資助計劃的政策目標及資助對象後,創科署精簡並整合了以下資助計劃: (一)整合「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及「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兩項資助計劃均旨在資助本地研究及發展(研發)中心、大學及其他指定公營科研機構與公司合作,進行應用研發項目,把研發成果轉移至本地業界,協助行業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鑑於兩項資助計劃的目的與資助對象大致相同,在整合措施實施後,本地公營科研機構可繼續透過「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與公司合作進行應用研發項目。 (二)「專利申請資助計劃」與現有資助計劃融合:「專利申請資助計劃」旨在資助從未擁有任何專利及從未接受該計劃資助的本地註冊公司和香港永久居民為其發明申請專利。鑑於基金下各項現有研發相關的資助計劃(即「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以及「企業支援計劃」)已為大學、科研機構及企業的研發項目提供專利註冊費資助,創科署認為「專利申請資助計劃」已達成在香港培育專利發展文化的目標。 上述資助計劃的資源整合、資助上限和比例的調整安排,已於2025年8月1日0時0分起生效,有關詳情載於附件。連同創科署先前向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事務委員會報告的精簡措施,基金下的資助計劃數目在整合後變為10項。 以上資助計劃的詳情載於基金網頁(www.itf.gov.hk)。如有查詢,請聯絡計劃的秘書處(電話:3655 5678;電郵:enquiry@itf.gov.hk)。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7/28/P2025072800456.htm。 《2025年氣體安全(修訂)條例》刊憲
政府於2025年7月25日在憲報刊登《2025年氣體安全(修訂)條例》(《條例》)。
環境及生態局發言人表示:「《條例》透過修訂《氣體安全條例》(第51章)下『氣體』的定義,把作為或擬作為燃料以推進車輛、列車或機械等的『受規管氫氣』,納入《氣體安全條例》的規管框架,為規管用作或擬用作燃料的氫氣的進口、生產、儲存、運送、供應及使用建立了一個規管架構。」 《條例》賦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就「受規管氫氣」及相關事項訂立新的附屬法例。政府將按「先訂立、後審議」程序,在2026年內把規管「受規管氫氣」的附屬法例提交立法會審議。《條例》將與有關附屬法例同日生效。機電工程署會就擬議附屬法例諮詢業界,確保相關規定能夠有效保障本地氫能使用的安全。 發言人補充:「有關附屬法例將涵蓋『受規管氫氣』的整個供應鏈,為本地氫能產業提供清晰的法律框架和穩定的規管環境,讓本地及國際投資者能夠更有信心地在香港發展氫能相關業務。」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7/25/P2025072400675.htm。 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方案刊憲
政府於2025年7月25日按《鐵路條例》(第519章)的規定,在憲報刊登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的相關方案。
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全長約3.5公里,擬設六個車站。兩端終點站分別連接啟德郵輪碼頭及港鐵啟德站,並於承景街、啟德空中花園、承豐道公園及啟德體育園設中途車站,服務該區約五萬的居住及就業人口以及旅客。 政府發言人說:「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連接啟德前跑道區至現有港鐵啟德站,強化區內商住發展、旅遊、文娛、康體及社區設施的連貫性,以及與現行鐵路網絡的連繫。系統將以高架模式運行,與沿線地面的交通分隔,不受地面交通狀況影響。視乎最終採用的系統方案,由啟德郵輪碼頭前往港鐵啟德站的車程預計約為10分鐘。」 政府早前已就項目從不同渠道收集公眾的意見,包括諮詢九龍城區議會及海濱事務委員會轄下的啟德海濱發展專責小組,以及與相關立法會議員和持份者交流。項目預計於2026年批出合約,並期望於2031年通車。 根據《鐵路條例》,公眾可以由2025年7月25日至9月23日,就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的相關方案提出反對。此外,任何有可獲得補償權益的人士均可根據該條例的規定申索賠償。 該方案和圖則已上載土木工程拓展署網頁(www.cedd.gov.hk/tc/our-projects/major-projects/index.html)。市民亦可於辦公時間內前往中西區民政諮詢中心、九龍城民政諮詢中心及九龍東區地政處查閱,或向土木工程拓展署購買紙本方案和圖則,詳情可致電3842 7116向土木工程拓展署查詢。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7/25/P2025072400723.htm。
專題消息
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因應中小企現金流壓力,SUCCESS編制了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的概要。 ![]() 中小企資援組
由生產力局營運的「中小企資援組」自2020年1月1日開始投入服務,提高中小企業對政府資助計劃的認知,以鼓勵他們能更好善用政府提供的支援。資援組會協助他們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並解答申請上的疑難。
政府已撥款一億元由2023年起五年逐步增強「中小企資援組」的服務。生產力局已於2023年10月起加強資援組的服務,包括到訪更多商會、工商大廈和共享工作空間及增加在社交媒體的宣傳,以加強推廣政府資助計劃,並同時提供更多一對一諮詢服務,以協助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資助,及聚焦於「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科技轉型、數碼化及網絡安全等領域,以提升中小企業的能力,協助他們利用新技術以增強競爭力。 有關「中小企資援組」詳情或查詢,請致電 / WhatsApp(只限文字訊息)2788 6868 或電郵至sme_reachout@hkpc.org或瀏覽https://smereachout.hkpc.org/zh。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
廉政公署香港商業道德發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