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CCESS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工貿署)的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英文簡稱 SUCCESS) 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營商資訊和諮詢服務。
我們的網站:https://www.success.tid.gov.hk/tc_landing.html 我們的電郵:success@tid.gov.hk 我們的客戶服務熱線:(852)2398 5133 (熱線及櫃台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45至中午12:30及下午1:30至5:45,公眾假期除外) ![]() 中小企服務中心「四合一」綜合服務
為了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以及加深中小企業對各項資助計劃和支援措施的認知,工貿署已於2019年10月整合了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即工貿署轄下的「SUCCESS」、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的「中小企服務中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的「中小企一站通」和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的「TecONE」,推出「四合一」的綜合服務,企業可在任何一個中心取得一般營商資訊、資助計劃資訊與諮詢服務等。此外,工貿署亦設立了一個名為「中小企連線」的網站,讓中小企業能在單一網上平台上獲取由四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及各政府部門提供的資訊和支援服務。
「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
政府推出超過70個資助計劃去推廣和支援香港各行業及企業的發展。每個資助計劃均有不同的涵蓋範圍、資助額及申請要求。「中小企連線」的「政府資助計劃」網頁提供此70多個政府資助計劃的資料,包括概述及有用的超連結。網頁的搜尋工具支援多重篩選搜尋結果,方便企業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
「中小企連線」的「活動日誌」方便企業從單一平台獲取由四個中心及多個政府部門所舉辦的研討會、工作坊、展覽、會議、訓練課程等活動的信息和登記參與的超連結。
「中小企連線」的「減碳 ‧ 商策」專題網頁
隨着全球減碳意識提高,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生活的認知不斷提升,而全球相關法規和規定亦不停推陳出新,故中小企業有需要掌握最新資訊,以把握商機和應對相關的挑戰。一站式專題網頁「減碳 ‧ 商策」提供減碳和碳審計等方面的資訊和服務的超連結,包括本地及貿易伙伴的要求和規定,以及支援企業措施及技術解決方案等,以協助中小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格局和供應鏈中未雨綢繆,更好地定位其業務,把握世界各地新興碳市場帶來的商機。
最新消息
一. 運用知識產權在大灣區創造商業價值研討會(2025年7月10日於廣州康萊德酒店舉行)此研討會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灣區辦)舉辦,生產力局及灣區辦駐廣州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為執行機構,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為支持香港和內地企業通過有效運用知識產權,在創意中創造商業價值,並開拓大灣區與全球市場,以實現可持續的商業成果,此研討會誠邀從事IP服務或創意產業的香港與內地中小企業及初創公司參加,一同探索大灣區的無限商機。(此研討會以粵語及普通話進行) 二. 【HKTISC知識產權培訓】醫療領域專利保護與商品化策略
(2025年7月22日於香港中文大學創博館(UGA)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此培訓活動由生產力局舉辦,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 是次培訓將深入探討在醫療領域中保護和利用專利的關鍵策略。參與者將加深對專利申請過程的了解,學習如何應對潛在的爭議,並探索有效的商品化技術。講者亦將透過實用的知識和案例研究,協助與會者優化他們的專利策略並最大化其創新成果的商業潛力。(此培訓以英語進行) ![]() 三. 「零基礎AI營銷:輕鬆生成圖片、影片」網上課程(2025年7月31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此課程由生產力局提供,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是次網上課程將介紹AI營銷的新趨勢、解析AI如何革新內容創作流程、演示一些熱門AI工具的核心功能,以及分享如何運用AI工具提升營銷效率的實戰案例。(此課程以粵語進行) 四. 「共建員工防火牆」嘉許計劃此計劃由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及國際信息系統審計協會(ISACA)中國香港分會合辦,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罪科)及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為計劃夥伴,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該計劃旨在嘉許致力於加強網絡安全及提升員工相關意識的香港機構。計劃於2025年推出新一輪,現正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2025年8月15日。五. 「HKIRC網絡防禦一站通」計劃此計劃由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主辦,數字辦及香港警務處網罪科為策略夥伴,SUCCESS是支持機構之一。該計劃為參加機構免費提供整合式網絡安全服務,包括風險評估、漏洞檢測及加強員工培訓,以協助他們啟航「網絡安全旅程」,加強基礎網絡防禦水平。計劃歡迎本地中小學校、非政府機構及中小企業報名參加,全年接受申請。
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佈局大賽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澳門特别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以及惠州市人民政府合辦,主題為「培育高價值知識產權,驅動大灣區共同發展」。大賽現正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2025年8月15日。
![]() T-box工作坊:「信用風險管理及國際貿易欺詐的應對」(網上研討會)
(2025年7月23日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
此網上研討會由貿發局舉辦。是次網上研討會將由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香港信保局)的代表與中小企業分享如何善用出口信用保險來減低信用風險,並分享貿易詐騙個案及防騙提示。(此網上研討會以粵語進行) 僱傭模式種類多 勞工權益知清楚
所有僱員,除《僱傭條例》(條例)指明不適用的人士外,不論他們的工作時數及獲聘用的職位名稱是全職僱員、「兼職」僱員、長工、散工、臨時工還是替工或是按件計酬的工作,均受條例的保障,並可享有一些基本權益,例如工資的支付和扣除的限制、放取法定假日、和參加職工會權利等。僱員若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並且符合法例所規定的領取資格,可享有條例下更多權益,例如休息日、有薪年假、法定假日薪酬、疾病津貼、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等。
詳情可瀏覽由勞工處出版的 ![]() 政府推出擴展5G網絡至鄉郊及偏遠地區資助計劃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於2025年7月7日推出「擴展5G網絡至鄉郊及偏遠地區資助計劃」,歡迎有興趣的持牌流動網絡營辦商提交申請。
在資助計劃下,參與的流動網絡營辦商將於全港不同地區的郊野公園、離島及其他偏遠鄉郊地區新設置約50個資助無線電基站,以優化這些地區的流動通訊網絡覆蓋及容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和保障鄉郊活動的安全性。 通訊辦發言人表示:「我們預期當所有新建基站落成並啓用後,本港郊野公園的流動網絡覆蓋率將提升至九成以上,而主要政府行山徑的覆蓋率更可達98%以上。資助計劃提升周邊地區的網絡覆蓋,惠及約70條位於擬定基站附近的鄉村,讓居民、市民及遊客能享受更優質的流動網絡服務,亦有助推展智慧旅遊。」 政府在2023年《施政報告》宣布研究透過資助,加快擴展鄉郊及偏遠地區的流動網絡基建設施。為落實有關措施,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通訊辦在完成相關技術研究及諮詢相關持份者後,制定資助計劃的具體安排,並於2025年4月獲立法會撥款通過。 通訊辦作為資助計劃的執行機構,會嚴謹審批相關申請及監察基站的設置進度及日後運作,以確保公帑得以有效運用。有關資助計劃的詳情,包括申請資格及程序、技術要求及選址等,請參閱計劃的專題網站。如有查詢,請致電2961 6333與通訊辦聯絡。 大鵬灣(南)新魚類養殖區海魚養殖業牌照及深海網箱接受申請至2025年9月6日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於2025年7月7日宣布,即日起至9月6日接受大鵬灣(南)新魚類養殖區海魚養殖業牌照及政府提供的深海網箱的使用申請,協助捕撈漁民轉型至可持續的深海養殖業。
漁護署發言人說:「有別於過去以傳統木製魚排進行小規模作業的運作模式,我們希望可推動漁民在新魚類養殖區以集約化的模式營運,採用可持續和更環保的作業模式,並使用抗風浪能力較強的鋼質桁架網箱或其他類型的深海網箱作海上養殖。」 為降低漁民的啓動成本,漁護署將於2025年底開始分階段在大鵬灣(南)新魚類養殖區設置兩組配備現代化海產養殖設備的鋼質桁架深海網箱及三組高密度聚乙烯重力式深海網箱,並透過許用合約向本地漁業組織提供上述深海網箱,以協助本地捕撈漁民應對新挑戰,以及協助業界轉型至可持續發展或高增值的養殖作業模式。 申請人須提交詳細的業務計劃以支持其申請,當中包括介紹其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海魚養殖業務,並說明符合使用政府網箱的申請資格和業務符合相關環境保護及緩解措施規定。 發言人表示,有意在新魚類養殖區作業的人士可考慮透過申請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協助發展其海魚養殖業務,惟基金不能用作繳付政府網箱的許用費。 漁護署已指定黃竹角海、大鵬灣、外塔門及蒲台(東南)為四個新魚類養殖區,涉及總面積是原有海魚養殖區的三倍。其中黃竹角海和大鵬灣魚類養殖區已於2024年底接受第一輪的海魚養殖業牌照申請。 漁護署將於7月17日舉行簡介會,介紹海魚養殖業牌照及使用深海網箱的申請流程及牌照要求。牌照申請和簡介會詳情請瀏覽漁護署網頁:https://www.afcd.gov.hk/tc_chi/fisheries/fish_aqu/fish_aqu_mfco/newfczmfcl2025.html。 政府就營辦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邀請提交建議書(截止日期:2025年7月31日)
律政司於2025年6月30日邀請有意營辦為期兩年的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先導計劃)的爭議解決機構及網上爭議解決機構提交建議書。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公布,政府會研究為體育爭議設立解決制度,推廣體育仲裁,發揮香港爭議解決的體系優勢。就此,政府支持業界於2025年內在香港推出先導計劃。 律政司已擬備邀請文件,為先導計劃物色合適的管理機構及科技服務供應商。獲委任的爭議解決機構將負責管理先導計劃,並就調解及仲裁提供機構支援;而為推動更廣泛使用法律科技及網上爭議解決服務,管理機構須夥拍一家網上爭議解決機構為科技服務供應商,提供先導計劃所需的科技基建和支援。有興趣的爭議解決機構及網上爭議解決機構可就先導計劃提交聯合建議書。 所有聯合建議書必須連同全部所需資料及證明文件,在2025年7月31日下午五時或之前以電郵(lead@doj.gov.hk)送達律政司或由專人送交至中環下亞厘畢道18號律政中心中座地下收集箱。 有關詳情請瀏覽律政司網頁。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30/P2025063000570.htm。 海事處:申領或續期本地合格證明書的新要求全面實施
海事處於2025年6月30日宣布,由6月30日起實施申領或續期本地合格證明書的申請人必須提交由認可醫生簽發的健康證明書的新要求。
《商船(本地船隻)(證明書及牌照事宜)規例》(第548D章)規定所有本地船隻的操作人員均必須持有本地合格證明書。 為提高海上安全,海事處現修改申領或續領本地合格證明書的資格,引入健康證明書要求,以確保本地合格證明書持有人體格適合操作船隻。有關健康證明書的要求涵蓋兩類人士:第一類涉及所有新申請或續領任何級別的本地合格證明書的人士;第二類只涉及操作載客船(即第I類別船隻)以及運載氣體、有毒液體物質、石油等運輸船(即第II類別內指定類型船隻)(統稱「高風險船隻」)的船長和輪機操作員。 有關申請或續期本地合格證明書最新要求的詳情,包括認可醫生名單、健康評估表格、本地合格證明書考試規則及相關海事處佈告,可瀏覽海事處網頁。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30/P2025063000319.htm。 海事處推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獎勵計劃以鼓勵相關發展
海事處於2025年6月30日宣布推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獎勵計劃,以促進香港發展成為高質量的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國際海事組織已設定進取的目標,力求在2050年前後實現國際航運淨零碳排放。在國際海事組織的關鍵政策推動下,國際海運業綠色轉型的趨勢不可逆轉,低碳燃料以至零碳燃料的使用迅速普及。
為配合及鼓勵航運業綠色轉型,政府於2024年11月15日公布了《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訂立明確的目標,以及五大綠色導向的策略和十項行動,以支持香港發展綠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行動綱領》中提出的其中一項行動是設立綠色船用燃料加注獎勵計劃,鼓勵於香港開展綠色船用燃料加注業務的先行企業。
考慮到公司開展綠色船用燃料加注業務前須作出投資進行風險評估等準備工作,而且先行企業將為開拓行業發展鋪路並積累寶貴經驗,政府將向這些企業提供獎勵。該計劃以液化天然氣和綠色甲醇為目標,對於每間先行企業在海事處接受其風險評估後一年內完成的首兩次液化天然氣或綠色甲醇加注操作,每次操作將可獲得50萬元的獎勵。在計劃推出前已完成相關評估及/或加注操作的先行企業也合符資格在計劃下獲得獎勵。就每種獲認可的綠色船用燃料所發放的獎勵金額最高為200萬元,獎勵將以先到先得的方式發放。詳情請參閱附件中的《綠色船用燃料加注獎勵計劃簡介》。 計劃的申請表已上載至海事處網站。海事處綠色船用燃料小組亦會應要求向相關申請公司提供申請表。如欲索取詳情,請透過電郵(greenfuel@mardep.gov.hk)聯繫海事處綠色船用燃料小組。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30/P2025063000357.htm。 《2025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修訂)規例》刊憲
政府於2025年6月27日在憲報刊登《2025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修訂)規例》(《修訂規例》),更新有關食物中金屬雜質含量的安全標準。
《修訂規例》會新增27個指明食物中的指明金屬(包括鉛、鎘和甲基汞)(食物組合)的含量上限,以及就現有相關食物組合更新九個涉及鉛的含量上限。《修訂規例》含量上限的總數由144個增加至171個。《修訂規例》設18個月的寬限期。其間,任何一項食品只須符合現行或經修訂的《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第132V章)的規定,均屬合法。 《修訂規例》於7月2日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27/P2025062600795.htm。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將於2026年1月1日生效
政府在2025年6月27日於憲報刊登《〈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生效日期)公告》,指定2026年1月1日為《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第653章)(《條例》)開始實施的日期。
《條例》已於2025年3月28日刊憲,其目的是向被指定的「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施加法定責任,確保他們採取適當措施保護其電腦系統,減低因網絡攻擊導致必要服務被干擾或破壞的可能,從而維持香港社會的正常運作和市民的正常生活。 根據《條例》第1(2)條,《條例》自保安局局長以憲報公告指定的日期起實施。保安局局長現決定《條例》應自2026年1月1日起實施。 政府於2025年7月2日將公告提交立法會,以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27/P2025062700241.htm。 《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將引領香港邁向全球數字資產領先新境界
政府於2025年6月26日發表《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政策宣言2.0》),重申政府致力將香港打造成數字資產領域中的全球創新中心。新一份政策宣言建基於2022年10月的首份政策宣言所提出的舉措。
《政策宣言2.0》闡明政府構建一個值得信賴和着重創新的數字資產生態圈的願景,以風險管理及保障投資者為先,同時致力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實質效益。新一份政策宣言提出「LEAP」框架,重點包括: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數字資產是金融科技重要且極具發展潛力的一環,通過區塊鏈技術,賦能更高效和更低成本的金融交易,讓金融服務更普惠包容。《政策宣言2.0》展現我們對數字資產發展的願景,並通過實踐展示代幣化的實質應用,推進應用場景的多元化。通過結合穩慎的規管和鼓勵巿場創新,構建更蓬勃、與實體經濟和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數字資產生態圈,為經濟和社會帶來效益,同時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香港的獨特優勢令我們在推動傳統金融步入數字資產時代方面盡佔先機。《政策宣言2.0》訂定的框架有助我們邁向「LEAP」形成一個值得信賴、可持續且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的數字資產生態圈。《政策宣言2.0》亦讓香港站穩在數字轉型的前沿,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清晰路線圖,讓他們在穩健和發展蓬勃的數字資產市場運籌帷幄。」 財庫局及證監會即將會就數字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及數字資產託管服務提供者的發牌機制進行公眾諮詢。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26/P2025062500847.htm。 政府歡迎立法會通過《2025年職工會(修訂)條例草案》
政府歡迎立法會於2025年6月25日通過《2025年職工會(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修訂《職工會條例》(第332章),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及完善職工會規管制度。
《條例草案》加強職工會登記局局長監督及管理職工會的法定權力,更有效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有關修訂同時顧及香港居民組織和參與職工會的自由和權利,對合法合規職工會的運作不會構成負面影響。 政府發言人說:「經修訂的《職工會條例》可確保職工會秉持維護及促進職工會會員職業權益的主要宗旨,有助職工會的健康發展。」 《2025年職工會(修訂)條例》於2025年7月4日刊憲,並於2026年1月5日起實施,其間勞工處會加強宣傳及編製參考資料,協助職工會明瞭及遵行新規定。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25/P2025062500743.htm。 香港創科業界可受惠於內地專利快速預審服務
知識產權署於2025年6月25日公布,為優化香港和深圳的保護知識產權跨境便利措施,在《關於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十六條措施》)的框架下,由2025年6月30日起,香港的創新科技(創科)業界將可受惠於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供的專利快速預審服務。
在優化的措施下,在內地申請專利保護的香港創科業界(包括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相關創新主體),如符合相關資格(包括其申請中的發明屬指定的產業範圍),可向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交專利預審請求;經預審合格後,其專利申請可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快速審查通道,大幅縮短審查周期。 有關措施詳情,可參閱知識產權署的網頁。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25/P2025062500570.htm。 參與基層醫療健康計劃的職業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必須於2025年9月1日或之前加入《基層醫療指南》和醫健通
醫務衞生局轄下基層醫療署於2025年6月25日公布,由7月2日起,參與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計劃(包括長者醫療券計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及地區康健中心的專職醫療服務)的職業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必須先加入《基層醫療指南》(《指南》)和醫健通。為了讓業界有充足時間完成登記程序,有關規定設兩個月寬限期至9月1日。基層醫療署鼓勵職業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盡快登記,以繼續為市民提供相關政府資助服務。
為減少對市民享用相關資助服務的影響,基層醫療署自3月起透過不同渠道與職業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業界保持緊密溝通,向他們介紹新規定的詳情,並協助他們登記加入《指南》及/或醫健通。已參與相關政府資助計劃的職業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如在寬限期屆滿後(即由9月2日起)仍未加入《指南》和醫健通,將不能繼續為病人提供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市民可向其職業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查詢是否已加入《指南》,或查閱《指南》網頁(apps.pcdirectory.gov.hk/Public/TC),以確保在寬限期後仍可透過相同職業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接受相關資助服務。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6/25/P2025062500317.htm。
專題消息
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因應中小企現金流壓力,SUCCESS編制了與企業資金流有關的支援措施的概要。 ![]() 中小企資援組
由生產力局營運的「中小企資援組」自2020年1月1日開始投入服務,提高中小企業對政府資助計劃的認知,以鼓勵他們能更好善用政府提供的支援。資援組會協助他們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並解答申請上的疑難。
政府已撥款一億元由2023年起五年逐步增強「中小企資援組」的服務。生產力局已於2023年10月起加強資援組的服務,包括到訪更多商會、工商大廈和共享工作空間及增加在社交媒體的宣傳,以加強推廣政府資助計劃,並同時提供更多一對一諮詢服務,以協助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資助,及聚焦於「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科技轉型、數碼化及網絡安全等領域,以提升中小企業的能力,協助他們利用新技術以增強競爭力。 有關「中小企資援組」詳情或查詢,請致電 / WhatsApp(只限文字訊息)2788 6868 或電郵至sme_reachout@hkpc.org或瀏覽https://smereachout.hkpc.org/zh。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