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於2023年11月2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上,公布一系列促進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主要措施。這些措施旨在聯動金融科技惠及實體經濟,包括推出新的綜合基金平台;歡迎數字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訪港內地旅客和前往內地的香港居民;以及促進虛擬資產和Web3.0領域與實體經濟相關的應用和創新,並進一步完善監管架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一直以來致力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以提升香港金融服務業及實體經濟的競爭力,賦能金融機構加速數字化和產品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並為市民提供更方便、更便宜、更普惠的金融服務。近年推動的各項相關政策措施正好顯示我們堅定支持金融科技產業快速蓬勃發展。」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說:「配合本屆香港金融科技周主題『金融科技新定義』,財庫局進一步公布整全的各項金融科技發展措施,反映了我們推動市場向前邁進的策略考慮和願景。從推出新的綜合基金平台到歡迎更多數字人民幣應用方案,再到推動虛擬資產和Web3.0領域的實體經濟相關應用和創新,這些舉措將惠及實體經濟,並為發展我們的金融科技生態圈提供更強大動力。」
推出新的綜合基金平台
新的綜合基金平台為香港金融市場基建,由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開發和營運,以零售基金業為對象,涵蓋由前到後端的分銷周期和價值鏈,務求為該生態圈內的投資者、基金經理、分銷商和其他持份者提供更佳服務。平台將擔當通訊中樞、業務平台和資訊門戶的角色,以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歡迎數字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以惠及訪港內地旅客和前往內地的香港居民
財庫局欣悉香港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八達通)與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會致力研究新的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今年較早時,八達通與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合作,在深圳市羅湖區設置自助發卡機,以便香港居民使用八達通流動應用程式購買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此外,中銀香港亦推出數字人民幣服務,便利內地旅客在香港的零售商戶以數字人民幣作支付,同時提供便利選項讓香港客戶以香港個人銀行戶口為數字人民幣錢包充值。
如獲監管機構批准和技術上準備就緒,財庫局歡迎八達通推展下一步計劃,擬訂方便訪港內地旅客在香港使用數字人民幣的解決方案,讓他們透過旅客流動應用程式以數字人民幣為八達通卡充值。
促進虛擬資產和Web3.0領域與實體經濟相關的應用和創新,並進一步完善監管架構
政府鼓勵市場參與者探索Web3.0底層技術的潛力,以賦能與實體經濟相關的應用和創新。就此,今年金融科技周安排專門環節,讓市場參與者分享其項目和產品意念。
在監管方面,為提高市場的清晰度,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將就代幣化發出有關中介機構從事代幣化證券相關活動的通函及關於證監會認可投資產品代幣化的通函,從投資者保護的角度闡明監管期望。政府亦打算擴大監管範圍,以涵蓋在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以外進行的交易買賣活動。至於穩定幣發行人的監管制度,財庫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將適時就實施該制度的立法建議聯合發布諮詢文件。金管局也正就有關銀行提供虛擬資產託管服務的相關指引諮詢銀行業界,以確保客戶資產得到充分保護,和所涉風險獲妥善管理。
許正宇於金融科技周主論壇上的演示文件載於
附件一。財庫局於11月6日公布三項主要措施的詳情載於
附件二。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1/02/P2023110200345.htm及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1/06/P2023110600299.htm。
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
金管局2023年11月2日與投資推廣署合辦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這項香港金融科技界的年度盛事今年踏入第八屆,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提供機會建立合作關係、交流創新思維,並分享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金管局於金融科技周公布下列舉措,以鞏固香港金融科技的實力:
FPS x PromptPay二維碼付款:金管局正與泰國央行緊密合作,落實有關兩地快速支付系統(即香港的轉數快和泰國的PromptPay)的連接。這項名為「FPS x PromptPay二維碼付款」的新服務,將於今年12月4日推出,用戶能夠在泰國超過800萬家的PromptPay商戶,利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以進行付款。目前大約有近50 000個香港轉數快商戶可以選擇使用轉數快二維碼收款,來港的泰國遊客亦將可在這些商戶透過使用PromptPay付款。這項服務將提供多一個嶄新安全和便捷的支付方式,提升用戶的零售支付體驗,並促進兩地經濟發展和商機。
代幣化在債券市場的應用:在成功協助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發行全球首批由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後,金管局正與市場參與者探討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在資本市場中的進一步應用,包括第二批政府代幣化綠色債券。金管局在今年8月就首批代幣化綠色債券發行發表報告,為香港未來類似的發行提供藍本。
「數碼港元」先導計劃:金管局聯同業界完成「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第一階段試驗,並於10月30日發表試驗成果和未來發展路向。金管局計劃於下年啟動先導計劃的第二階段試驗,將研究「數碼港元」的新用例,也會更深入研究從第一階段試驗選定的用例。
金管局2021年6月推出的「金融科技2025」策略(註一)進展理想,推動本港金融科技發展,當中包括:
全面推展銀行數碼化:參照去年金融科技應用評估的結果,金管局繼續積極鼓勵銀行業應用金融科技,並於今年8月發布新金融科技推廣計劃,詳列未來12個月將會推出的措施,以加強財富科技、保險科技、綠色科技、人工智能和DLT的應用。為進一步推廣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的發展,金管局於今年9月起通過API開放香港20家零售銀行實體分行及自動櫃員機的集中數據,供公眾使用。此外,金管局一直積極探索監管科技的應用,以提升監管工作的成效和前瞻性。金管局已推出一個端對端數碼監管平台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方案。實施反洗錢監管科技策略下的三項舉措,包括傀儡戶口網絡分析、金融罪行風險數據平台,及前瞻性偵測工具,以保障銀行系統的穩健並減少金融罪行招致的損失。支援監管及法規工作的語音轉文字方案亦已於今年10月推出。
加深央行數碼貨幣研究(CBDC):除了在零售層面CBDC的研究取得進展外,金管局在批發層面CBDC的發展亦見階段性成果(註二)。mBridge項目已進入「最簡可行產品」開發階段,預計將於明年推出,並為系統最終正式投入運作作好準備。
發揮數據基建潛能:「商業數據通」是金管局的新世代金融數據基建,旨在推動數據型經濟發展,目前其普及應用和使用率均取得重大進展。自「商業數據通」於2022年10月正式推出至今,參與銀行多達26家,而主要數據提供方更由六間倍增至12間。使用率方面,截至今年9月底,經「商業數據通」傳送的數據要求由試行階段的接近1 000個增長九倍至8 900個,估計涉及的信貸批核總額逾80億港元。為充分發揮「商業數據通」的效益,金管局正研究如何藉「商業數據通」進一步數碼化和簡化「認識你的客戶」等銀行業務流程,同時亦與保險業監管局緊密合作,推動跨界別數據共享。「商業數據通」將於今年底迎來首個政府數據源,屆時公司註冊處將透過政府的「授權數據交換閘」連接「商業數據通」。
擴展金融科技人才庫:金管局推出多項舉措,致力培育香港金融科技專才,包括「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和「金融科技先鋒聯網」計劃。兩項計劃至今已惠及超過1 300名學生。
善用資源政策支持發展: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沙盒)3.0和沙盒3.1試驗計劃為金融科技項目提供資助。項目至今已有六個項目成功獲批,為與反洗錢工作相關的漢字姓名篩查、合規科技和風險管理提供解決方案。為促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可持續和負責任地發展,金管局一直全力推進制定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的工作,並將發布公眾諮詢文件,就監管模式及要素提出立法建議和收集意見。此外,金管局聯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出更新的有關中介人的虛擬資產相關活動的聯合通函,同時亦正就銀行進行其他與數碼資產相關活動的指引諮詢業界,為消費者提供保障。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本屆香港金融科技周適逢金管局成立30周年,也是創科發展瞬息萬變,嶄新意念和機遇不斷重塑金融科技領域的時代。本港金融服務業需擁抱這些變化,讓我們繼續走在金融科技發展的前沿,並實現『金融科技2025』策略訂下的願景。」
有關新聞公報,請參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1/02/P2023110200178.htm。
註一:「金融科技2025」策略旨在鼓勵金融業界於2025年前全面應用金融科技,並提供合理和高效的金融服務,惠及香港市民及整體經濟。
註二:mBridge項目於2023年10月發布小冊子(只備英文版),刊載項目的重要工作成果和未來發展路線圖:
www.hkma.gov.hk/media/eng/doc/key-functions/financial-infrastructure/mBridge_publicati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