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服务中心「四合一」综合服务
为了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援,以及加深中小企业对各项资助计划和支援措施的认知,工贸署已于2019年10月整合了四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即工贸署辖下的「SUCCESS」、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的「中小企服务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的「中小企一站通」和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的「TecONE」,推出「四合一」的综合服务,企业可在任何一个中心取得一般营商资讯、资助计划资讯与咨询服务等。此外,工贸署亦设立了一个名为「 中小企连线」的网站,让中小企业能在单一网上平台上获取由四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及各政府部门提供的资讯和支援服务。
政府推出超过40个资助计划去推广和支援香港各行业及企业的发展。每个资助计划均有不同的涵盖范围、资助额及申请要求。 「 中小企连线」的「 政府资助计划」网页提供此40多个政府资助计划的资料,包括概述及有用的超连结。网页的搜寻工具支援多重筛选搜寻结果,方便企业寻找合适的资助计划。
「 中小企连线」的「 活动日志」方便企业从单一平台获取由四个中心及多个政府部门所举办的研讨会、工作坊、展览、会议、训练课程等活动的信息和登记参与的超连结。
最新消息

SUCCESS 支持的活动
领导与管理系列研讨会– 以创新科技颠覆传统送餐服务(foodpanda + 美团+ 香港麦当劳)
(2024年1月11日于东昌大厦举行)
此研讨会由香港管理专业协会主办,SUCCESS是支持机构之一。是次研讨会将有商界领袖分享他们的管理智慧和经验,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以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此研讨会以粤语和普通话进行)
更多资料及 登记
《财政预算案》公众谘询正式展开
2022年香港创新活动统计显示香港研发总开支持续增加
根据政府统计处于2023年12月21日发表的《2022年香港创新活动统计》报告,香港的本地研发总开支于2022年为301.38亿元,较2021年的相应数字上升8%。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在2022年上升至1.07%。
政府发言人表示:「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创科)中心,创科一直是政府的重点政策范畴。政府近年已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发展创科基建、推动科研、吸引及培养人才、支援初创等方面;而本届政府自上任以来亦已推出一系列创科措施,进一步完善本地创科生态圈。香港的本地研发总开支以及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在2022年录得理想增长,情况令人鼓舞。我们会继续循《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的四大发展方向全速推动本港创科发展。」
发言人指,2023 年《施政报告》宣布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微电子研发及人工智能发展、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协同发展等。此外,政府已于2023年10月推出「产学研1+计划」,以推动「从一到 N」的科研成果转化及商品化,首批申请结果将于2024年第一季公布。
发言人续说:「创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亦是激活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将致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以实现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2/21/P2023122100385.htm?fontSize=1。
「银行同业帐户数据共享」先导计划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2023年12月21日宣布「银行同业帐户数据共享」(IADS)先导计划即将启动。IADS旨在让客户按其意愿,安全而高效地与其他银行共享其银行帐户数据。
金管局金融科技促进办公室联同香港银行公会和银行业界完成了IADS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银行同业共享客户的银行帐户数据,有助促进银行业务数码化,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并提升客户体验。研究亦为IADS先导计划建立了守则和标准,涵盖零售、公司和中小企客户,以促进银行按客户意愿与同业共享数据。
IADS先导计划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展,共有28家银行(见 附件)参与,涵盖存款帐户资讯(注)。预计银行将逐步开发创新的银行服务,例如简化信贷申请流程、帐户资讯综览和以数据为本的定制服务。在先导计划期间,金管局将监察实施进度和市场发展,并进一步制定IADS将来可能的实施方式。
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表示:「IADS先导计划在银行业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旅程中,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期望此计划能让客户进一步释放其银行帐户数据的潜力。银行同业按客户意愿,安全共享帐户数据,能助银行和客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带来创新的数码服务和解决方案,使双方都能受惠,亦为香港的数字经济增添动力。」
注:存款帐户资讯是指帐户是否存在、状态、结余和交易资讯。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2/21/P2023122100242.htm?fontSize=1。
低碳绿色科研基金第三轮申请批出八个项目
低碳绿色科研基金秘书处于2023年12月21日表示,基金在第三轮申请中批出共八个项目,涉及金额约三千万元。连同首轮及第二轮申请,基金至今已批出三十个项目,总资助额约一亿三千万元。
基金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接受第三轮申请,共接获八十份申请。是次获批的八个科研项目涵盖范畴包括推动新能源技术、节能绿建、转废为材,以及绿色运输:
-
新能源技术:研发创新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提高制氢效能并降低其成本,有助推动氢能的应用;研发结合海水化淡及电解制氢的系统及创新的薄膜技术,探讨利用化淡后的海水制氢及回收制氢时产生的热力进行海水化淡的可行性;研发一个以氨为动力的智能能源供应站,推动低碳能源的发展及应用。
-
节能绿建:利用纺织废料研发建筑外层物料,促进建筑物节能。
-
转废为材:利用废灰取代水泥用于填海工程的水泥土搅拌桩,有助减少废灰弃置量及填海工程的碳排放;研发创新的油脂阻隔技术,减少餐饮服务业污水中的油脂,并将隔取的油脂转化为能源;研发厨余的氨氮预处理系统,有助提升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的运作效率,并推动厨余转化为能源。
-
绿色运输:研发水性可充电电池,解决传统电动车电池易燃问题,提升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短讯发送人登记制」2023年12月28日实施以助打击短讯诈骗
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通讯办)于2023年12月20日公布,「短讯发送人登记制」(登记制)将于2023年12月28日起,率先于电讯业实施,以协助市民识别短讯发送人的身分,提防电话及短讯诈骗。
根据登记制,「已获认证的发送人」会使用以「#」号开头的「已登记的短讯发送人名称」发出短讯予本地流动服务用户。登记制会首先涵盖电讯业,市民可透过通讯办网站( www.ofca.gov.hk/ssrs)查阅首批参与登记制的电讯服务供应商名单(见 附件)。
通讯办发言人表示,通讯办一直致力从电讯服务角度协助警方打击电话及短讯诈骗,继2022年9月初与警方及电讯业界成立了专责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和执行一系列可行的技术措施,登记制的推出将协助打击骗徒冒充电讯服务供应商向手机用户发出短讯。
发言人说:「登记制旨在让市民识别已获认证的短讯发送人,以打击涉及冒充其他公司或机构身分发出短讯行骗。以首批将参与计划的电讯服务业为例,只有根据登记制成为『已获认证的发送人』的电讯服务供应商,才可使用以『#』号开头的『已登记的短讯发送人名称』发出短讯。」
发言人续说,电讯网络会拦截并非由「已获认证的发送人」发出但发送人名称含「#」号的短讯。流动电讯服务用户无须事先申请或安装流动应用程式,又或在手机上做任何设定。登记制并不适用于可供接收者以发送人号码直接回覆的短讯。
通讯办提醒市民,在任何情况下,当收到陌生人发送的短讯时,都应提高警惕。绝不要向身分未经核实的短讯发送人披露任何个人、银行户口或信用卡资料、转帐金钱或开启短讯内的超连结,以免蒙受损失。如有任何怀疑,应立即向警方举报。
通讯办会密切监察登记制的实施情况,并会继续与其他行业及政府部门商讨,鼓励更多使用短讯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行业参与登记制,以进一步扩展计划,协助执法机关打击诈骗活动。
通讯办、警方及电讯商亦会继续加强合作,透过不同渠道进行公众教育和宣传,务求将防骗信息更全面传递至所有市民,并提醒他们对所收到的来电及短讯时刻保持警觉。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2/20/P2023122000390.htm?fontSize=1。
政府公布「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详情
政府于2023年12月19日公布「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详情。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公布「新计划」详情的新闻简报会上表示,政府在2023-24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公布引入「新计划」,以进一步丰富人才库及吸引更多新资金落户香港。
许正宇说:「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其后在3月发表的《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中,把『新计划』列为发展家族办公室的八大政策措施之一,吸引资产拥有人在香港落户,并透过调配和管理财富,发掘本港多元的投资机会。」
「『新计划』将有助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界别的发展优势,并为业界服务链的各个环节带来更多商机和高质量就业机会。」
「新计划」将接受18岁或以上合资格人士(包括外国国民、中国籍而已取得外国永久性居民身分的人士、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和台湾华籍居民)的申请。申请人须证明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绝对实益拥有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净资产,并须投资最少3,000万港元于获许投资资产,包括投资最少2,700万港元于获许金融资产和非住宅房地产(见 附件),以及向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投入300万港元。投资组合将由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及管理,向与香港有关连的公司/项目作出投资,以支持创新及科技行业和其他有助香港经济长远发展的重点行业。
获批申请人可携同其受养人(包括其配偶及其18岁以下未婚及受养的子女)来港,一般可获准在港逗留不多于两年,期满后可申请延长逗留期限不多于三年,其后可在每个三年期届满时再申请延长逗留期限不多于三年。申请人及其受养人如在港连续通常居住不少于七年,可依法申请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如申请人未能符合该在港连续通常居住的规定,但连续符合新计划的财务规定不少于七年,可申请在港无条件限制逗留。如申请获批,申请人可自由处置其投资的资产。
《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宣布提供机制以暂免外来人才在港购置住宅物业时需缴付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即「先免后征」安排」)。政府将修订法例,将「先免后征」安排适用于「新计划」的获批申请人。
在「新计划」下,投资推广署负责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净资产及投资要求,入境事务处则负责审批签证/进入许可和延长逗留期限等申请。政府的目标是在2024年年中正式推出「新计划」和接受申请。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2/19/P2023121900405.htm?fontSize=1。
环保署就建议修订《噪音管制条例》管制住宅装修噪音谘询公众
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于2023年12月18日发表谘询文件,建议修订现有《噪音管制条例》,以管制住宅装修噪音。公众谘询为期两个月,至2024年2月17日止。欢迎公众人士提出意见。
环保署发言人表示,市民大众一直十分关注住宅装修噪音所引起的问题,大多数市民居住在密集式高楼大厦内,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大小型装修工程的噪音影响。政府在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规管家居装修噪音。经谘询业界后,政府现提出两个管制方案,透过管制撞击式工具的使用和作业时间(见 附件),减低装修工程对邻近住户造成的噪音影响。
谘询文件已上载环保署网页( https://www.epd.gov.hk/epd/sc_chi/environmentinhk/noise/pub_consult/home_renovation.html)欢迎公众人士就建议修订于谘询期内以谘询文件内所述方式向环保署提交意见。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2/18/P2023121500644.htm?fontSize=1。
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于2024年1月1日展开
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将于2024年1月1日展开,首阶段容许每日最多1 000名旅客经网上申请禁区许可证后,进入除中英街以外的整个沙头角游览,让更多人有机会认识沙头角和邻近外岛的历史文化和天然地貌,推广文化生态旅游。
每日的游客名额包括700名旅行团旅客及300名个人旅客,旅行社或旅客可以先到先得的方式,登入警务处网上服务申请平台( www.es.police.gov.hk ),免费申请电子旅游禁区许可证,香港市民或访港旅客皆可申请,于所申请日期的上午七时至晚上九时在沙头角游览。申请需时三个工作天,一月的名额现正开放申请,及后每个月的首日开始接受下一个月全部日子的申请。旅客也可直接联络持牌旅行代理商报名参加游览沙头角的旅行团,持牌旅行代理商会代办相关申请手续。
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增设多个全新景点,包括中英街检查站前的中英街花园,内设可眺望中英街的许愿瞭望台以及模仿香港旧式火车站和一比一的火车头。另有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头角鱼灯舞场景的鱼灯广场,游人可置身色彩斑斓的鱼灯装置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他特色景点包括仍保留昔日外观的旧沙头角消防局,不定期展出复刻百年前的手推消防车;描绘沙头角传统文化活动的顺平「壁画街」等,充满该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游人亦可到沙头角邮政局购买富沙头角特色的明信片,并盖上该邮局独特的邮章,亦可游览全港最长的码头——沙头角码头、香港仅存最大型广州式骑楼群「新楼街」、法定古迹协天宫等,并可品尝沙头角的传统或特色美食,认识沙头角不同面貌。
香港旅游发展局特设专题网页( www.discoverhongkong.com/tc/explore/discover-sha-tau-kok.html),介绍沙头角的「十大景点」、「十大美食」和「十大文化体验」,带领旅客和市民一同探寻沙头角新体验。
前往沙头角的个人旅客必须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进入沙头角,不得驾车进入。旅客可乘搭以下交通工具︰
(一)于港铁上水站或粉岭站乘搭78S巴士(特快班次)或78K巴士;
(二)于港铁上水站乘搭55K专线小巴,于总站下车;或
(三)在港铁蓝田站乘搭277A巴士。
部分上述巴士路线在特定时间服务,运输署将发出交通通告公布公共运输服务的详情,巴士公司稍后亦会更新网页以供乘客查阅。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2/18/P2023121500704.htm?fontSize=1。
「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正式启动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于2023年12月15日主持「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联盟)启动仪式,与粤港两地代表共同见证联盟的成立,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一站式资讯、宣传及交流平台。
出席主礼的其他港方代表包括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民青局)局长麦美娟及民青局常任秘书长林雪丽;粤方代表包括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李焕春及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杜敏琪。
陈国基致辞时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非常重视青年发展,致力为青年打造施展才干、实现梦想的舞台,并用好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切入点,推动青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了加强凝聚内地与香港两地的官方和民间力量,支持香港创业青年追梦、圆梦,香港特区政府提出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
成立联盟是「粤港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合作专班」的重点工作之一,由民青局、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作为牵头单位,并获得接近60个来自香港以至大湾区不同界别、具代表性的机构响应参与,包括政府和公营机构、创新创业基地、非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专上学院及科研单位、专业团体及创投基金。
陈国基续说:「联盟将汇聚各成员机构的资源和网络,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支持。」
联盟的重点工作包括:
( 一 )举办多元化的活动,为创业青年提供更全面的实用资讯和支援服务,协助他们拓展人际、商业和投资者网路,提升竞争力;
(二)就大湾区不同城市和地区的营商环境和政策,向有关当局反映香港青年创业者的需要;
(三)促进相关持份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广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及
(四)透过联盟专页,一站式发放支持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创业的资讯,以及联盟成员举办的相关活动。
启动仪式后随即举行两场座谈交流环节,分别由联盟成员代表分享他们对创业青年的支持,以及由获民青局「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资助的四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分享大湾区创业的实战经验。
有意或正在香港以至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青年朋友可浏览联盟专页( www.weventure.gov.hk/tc/gba_alliance/),了解更多。
有关新闻公报,请参阅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2/15/P2023121500676.htm?fontSize=1。
中国人民银行将透过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专题消息
与企业资金流有关的支援措施
因应中小企现金流压力,SUCCESS编制了与企业资金流有关的支援措施的概要。
更多资料
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
随着香港与土耳其签署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BUD专项基金」的资助地域范围亦自2023年10月31日起扩展至土耳其,以进一步支持本地企业于该市场发展业务。「BUD专项基金」所涵盖的经济体数目从而增加至38个1。
生产力局作为「BUD专项基金」执行机构,会定期举办研讨会/网上研讨会,以加强企业对「BUD专项基金」(包括「BUD专项基金」-申请易)的认识。有关「BUD专项基金」的详情,请浏览基金网页(www.bud.hkpc.org/) 或致电2788 6088与生产力局联络。
1除了新增加的土耳其外,「BUD专项基金」下涵盖的其他37个经济体包括内地、新西兰、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四国(包括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智利、澳门、东盟十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格鲁吉亚、澳洲、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经济联盟、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科威特、墨西哥、荷兰、瑞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英国。
商贸消息

《驻粤经贸办通讯》
最新的《驻粤经贸办通讯》经已出版。
更多资料
内地商业资料通告
工贸署就内地的经济贸易法律法规发出了一系列的商业资料通告,供业界参考。最新的商业资料通告经已出版。
|
请勿回复此电邮。如有疑问,请与SUCCESS联络(电话:2398 5133 ;电邮:success@tid.gov.hk)。
若你不欲再收到SUCCESS电子通讯及电邮通知,请电邮至
success@tid.gov.hk 通知我们,并于邮件标题註明「取消订阅电子通讯及电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