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BUD 專項基金」- 集信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3月12

資訊科技日新月異,令不同行業的營運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愈來愈多企業邁向數碼化。從事資訊科技方案的集信軟件科技有限公司(集信),自 2020 年開始,先後四次成功獲得工業貿易署(工貿署)的「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 專項基金)的撥款資助,幫助公司進一步拓展外地市場。
 
工貿署早前訪問了公司行政總裁羅耀宗教授(Hilton),了解集信的經營策略,以及它如何運用「BUD 專項基金」拓展市場。

 

  


集信於1985年成立,專注於信息管理和數位轉型領域的企業軟件應用開發。其產品包括數碼化轉型應用平台、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邊緣運算和物聯網方案,以及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方案等。

公司早於1994年已在內地設立辦事處,目前在大灣區共有三個辦事處。公司曾獲得多個知名組織的獎項和認可,並且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包括數碼轉型應用平台和物聯網解決方案。

Hilton 表示,公司最初的服務對象以本港及在華南地區設廠的港商為主。他說 : 「當時公司為他們提供製造業企業資源管理的解決方案。我們是首批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開發到個人電腦平台應用,當時個人電腦沒有太多圖像,顯示器也只是單色。」

他憶述,製造業過去數十年的變化很大,工廠遷移導致傳統客戶群減少,因此公司在二十年前開始轉型。公司累積過往開發商業應用系統的經驗,結合商業應用元素,開發數碼轉型平台,猶如將積木砌成不同的營運流程方案,使方案具彈性,適合不同行業應用。「我們過去十多年服務來自不同行業的客戶,例如物業管理、保養維修、零售行業等。客戶群也非常多元化,從本地中小企業到國際大型品牌,例如國際連鎖快餐店、日本健康飲品公司、國際汽車品牌及日本連鎖料理店等。我們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應用解決方案。」

Hilton 補充說,公司的數碼轉型方案融合現代資訊科技技術,讓業務運作數碼化,例如送貨流程自動與中央系統連接、維修過程只須拍照上載及在網上填表,便能有效管理及運用數據。他指出,公司的系統可延伸並結合新一代技術,例如電子支付功能,相信在不同地區也具有應用價值。
 

「BUD 專項基金」助於新加坡設辦事處
 
Hilton 表示,隨著科技發展及商業轉型,商機不再局限於一個地區,公司亦放眼國際市場。自2020年起,集信先後四次獲得「BUD 專項基金」資助總額超過50萬元,用於在外地增設業務單位、增聘員工、投放廣告及商標註冊等。Hilton 提到,十多年前公司曾在美國上市,雖然當時已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但後來因公司股權變動,導致在東南亞的業務據點中斷。他說 :「若公司想再次在東南亞發展業務,便須在區內成立分公司。既然我們能在香港與國際品牌合作,相信在東南亞應該同樣也能做到。」
 
Hilton 進一步解釋道 : 「我們從事資訊科技解決方案,需要與當地客戶緊密溝通,不能只靠香港的人手。我們至少要在新加坡聘請銷售人員及前線技術支援人員。此外,公司亦須設有辦事處以招待客戶,讓他們看到公司的實際業務運作。我們選擇在新加坡租用共享辦公室,效果理想。」


此外,公司運用「BUD 專項基金」資助進行商標註冊。Hilton 強調,商標註冊是資訊科技軟件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公司至關重要。他提到,根據過往經驗,公司必須在業務開展前,在目標市場註冊商標,以保障公司的知識產權,否則難以確保拓展計劃能實施。

申請「BUD 專項基金」較想像中容易

Hilton 笑言,自己參與了不少公職及商會活動,早已聽過「BUD 專項基金」。他說:「看到基金可用於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正好配合公司拓展新加坡業務的計劃。經過深入了解後,公司認為這是合適的資源可以運用,因此決定提交申請。隨後,公司整個新加坡項目都是圍繞「BUD 專項基金」來規劃的。」

他又笑道:「我們最初以為申請政府資助很困難,但發現「BUD 專項基金」配套相對成熟,實際申請情況較預期理想。我們只須準備文件,秘書處也樂意解答問題,支援十分足夠。感覺像是有人牽著我們的手,以幫助我們成功申請為目標,而不是讓我們摸著石頭過河。」

Hilton 指出,疫情結束後,公司開始積極發展新加坡業務。「我們會見了潛在客戶,並物色分銷商協助在當地銷售產品。我們看到新加坡的市場潛力,對在當地進一步發展充滿信心,這便需要相應的推廣配套。」公司第二次申請「BUD 專項基金」主要用於推廣工作,包括關鍵字搜索及宣傳片製作。他提到,在東南亞與香港進行推廣的模式有所分別,因為東南亞地區人種多元,公司在考慮後認為以卡通動畫形式推廣最為合適。公司只須將影片翻譯成不同語言,便可用於多個國家作宣傳。

Hilton 認為,公司除了有硬件配套的獨特優勢,其提供的數碼轉型平台目前在世界上競爭也較少。公司近年獲批兩三項專利技術,希望能將這些優勢發揮到更多地區。他透露,去年兩度前往中東考察後,決定再次申請「BUD 專項基金」,以利用資助參加第四十四屆海灣資訊科技博覽會(GITEX Global 2024)。他分享道 : 「透過參加海灣資訊科技博覽會,我們能接觸到更多地區的客戶群,並從中了解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定位。不少客戶認為我們的方案具創新性,而我們也看到中東地區市場的迅速發展,方案在當地應用的潛力很大,相信會有顯著的增長空間。長遠而言,我們希望在阿聯酋設立業務單位,以便跟進中東、西非地區及歐洲部分國家的業務。」
 

考慮再次申請「BUD 專項基金」參展

Hilton 表示,公司正積極考慮再次申請「BUD 專項基金」,以參加阿聯酋的展覽會。他還透露,早前曾兩次考察印尼,看到當地市場的潛力,目前正加緊與當地溝通,找尋分銷商,同時也在探討能否利用「BUD 專項基金」在當地推廣業務。

Hilton 憶述,十多年前在內地從事傳統商業應用方案的業務,主要對象為在內地發展的外資企業,這些企業的運作模式與香港較為接近。他認為,雖然內地資訊科技發展迅速並具備技術優勢,但內地市場和文化具有其獨特性,例如內地的商業應用方案多以大量文字為主,客戶偏好資訊豐富的界面;而國際市場,包括香港和東南亞的客戶,則傾向於簡約的設計,因此目前將公司的產品推廣到內地的效益或會較低。他說:「公司在東南亞開拓業務時,發現當地企業對香港的方案接受度很高,對香港帶來的技術並不排斥。我認為港商在東南亞可擔當獨特的角色,現階段公司會優先發展這些市場,待成功後才考慮進一步拓展內地市場。」

須持續創新 緊貼科技發展和市場應用

Hilton 認為創新科技在過去四十年的轉變可謂翻天覆地。他坦白道出經營之道:「創科行業很殘酷,昨日成功的產品,不代表明日仍能靠它賺錢。公司的首要任務是持續創新,令產品緊貼科技發展潮流和市場的技術應用,並且豐富產品線。產品除了須與新技術如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融合,還須能實際應用於客戶的業務工作上,否則只會淪為紙上談兵。我們若不創新,最終只會被競爭對手淘汰。」

Hilton 回顧,新冠疫情期間是公司創立以來生意最好的三年。他解釋說:「有危自然有機。在疫情期間,大家難以回到辦公室但卻仍須繼續工作,唯一出路就是數碼轉型。當時有些公司急切地找我們制定方案,讓員工能維持生產力,他們願意投放資源在資訊科技方案以提升競爭力,渡過艱難時期並降低企業倒閉的風險。」

Hilton 透露公司這兩年面對的挑戰反而較大,生意額比疫情時期減少兩成。他指出,市場消費模式的轉變打擊本地零售業,以前每月能有超過十宗新訂單,但去年首季則只有個位數。他認為當時市場氣氛不佳,加上企業於疫情期間已投入不少資金,公司只能維持現狀,情況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有所改善。他說:「感覺市場氣氛好轉,部分行業開始積極尋找數碼轉型方案。公司近月接獲較多中型物管公司的數碼轉型訂單,客戶期望透過新營運模式減省人手及提高效率。」

他最後提到,現時所有本地上市公司都需要申報ESG應用報告。公司的物聯網系統有助於管控資源使用,避免浪費,並預計這些應用趨勢將使公司今年的業務表現較去年樂觀。隨著不同市場加強對ESG披露的要求,以及不少企業仍須提升資訊科技應用,這將為行業帶來新的商機。

 

 

 


覆檢日期 : 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