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工商机构支援基金」— 香港螺丝业协会 Hong Kong Screw & Fastener Council (2024年4月11)

科技发展推动了不少先进产品的诞生。然而,不论是轻巧的智能电话,或是大型的电动汽车,除了高新技术外,还须依赖不同的零部件组合而成。其中螺丝便是各种产品及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亦被誉为「工业之米」。
 
香港螺丝业协会(下称「协会」)先后四次成功申请工业贸易署(工贸署)辖下的「工商机构支援基金」,透过获得的资助举办活动,协助本地螺丝业界开拓市场及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工贸署早前访问了协会主席徐炳辉先生,了解香港螺丝业的发展,以及协会如何利用基金推广香港螺丝业的智能加工技术,拓展内地及海外高增值市场。

  

徐主席表示,本港的螺丝业已有数十年历史,而自八九十年代起,螺丝业界已将生产厂房逐步转移至内地。为了加强本地同行沟通、分享业内信息及提升业界竞争力,一些业界代表于2003年成立了协会。现时协会有二百多名会员,主要为公司会员。
 
徐主席阐释,整个螺丝业的产业链涉及多个工序,包括线材、模具、机械加工和后处理等。「我们螺丝业的客户主要来自外地市场,涉及不同行业和产品,例如建筑、电子、玩具、模具、家俬、汽车、医疗、航空、消防等,可以说『有工业的地方就会有螺丝』。螺丝最初以车床制造,及后升级转型至以先进机器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十倍以上。」

善用资助 到外地参加展览会及举办活动提升行业技术
 
协会早于2014年已申请工贸署的资助,先后获得「工商机构支援基金」(包括前「中小企业发展支援基金」)超过900万元的资助。协会委任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为执行机构,举办不同类型活动,包括到美国、德国及日本参加展览会,协助本港螺丝业界开拓海外高增值市场,推动行业的发展。
 
徐主席说:「2019年时,协会组织香港业界参加日本及德国的展览会,设立香港馆参展,推广香港螺丝及紧固件行业的先进制造能力。业界可透过展览会与海外客户面对面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需要。举例说,我们透过交流了解到日本客户较注重合作公司的稳定性及产品的精准度,产品价格反而是其次,这些信息有助业界制定发展策略,提升其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此外,参展的企业于展览会上亦可见识行业的最新技术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徐主席续指,除了参加展览会外,协会亦利用 「工商机构支援基金」组织了其他活动,例如举办研讨会及经验分享会,启发本地业界提升技术及与业界分享从展览会收集的信息。他补充说:「我们希望透过活动,跟业界分享主要市场的客户要求及开拓日本和欧洲市场的经验。我们还召开技术会议,向业界介绍日本和欧洲市场于高增值行业的最新研发及应用,如多任务式或多任务位加工技术(Multi Tasks Manufacturing),持续学习如何将多个工序合并为单一工序的技术关键。协会也制作行业目录、传单、刊登广告及建立项目网站等为行业宣传。」

 

疫情冲击 促使业界转至发展内地中高端市场
 
新冠疫情打击各行各业,本港螺丝及紧固件行业亦难免受到影响。徐主席透露:「疫情期间全球贸易放缓,海外市场及货运停滞,本港螺丝业亦减少了五至六成订单,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内地市场仍有不少商机。香港的低端螺丝产品不及内地产品便宜,故必须发展多冲程、高技术含量及高精准度的中高端产品,如医疗器械及汽车零部件的高产值螺丝及紧固件,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在2023年利用「工商机构支援基金」,于苏州举办的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和于广州举办的中国国际汽车技术展览会上分别设立香港馆,推广香港螺丝及紧固件行业的先进技术,希望协助业界拓展国内高增值市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生产力局一直协助协会执行「工商机构支援基金」项目。生产力局智能制造部纳米材料及智能工艺科技主管冯国辉先生表示,自七八十年代起,香港工业腾飞,螺丝业的制造技术亦逐步走向国际领先水平。及至近年,业界已能制造出媲美欧洲、日本等地区的高质素螺丝及紧固件,但价格只是他们的六成左右,具备多方面的国际化综合竞争力。「香港制造」已获得众多海外客户的青睐,建立了优质信誉的口碑。即使疫情对生意造成一定影响,但业界仍能继续营运,甚至投资改进技术与内部管理。
 
徐主席补充说:「在海外客户眼中,香港品牌代表较高技术、稳定质量、富责任心及有诚信、致力协助客户解决问题。今年年初海外市场的需求基本上已复常,业内的生意亦开始稳步上升,迄今生意已回复至疫情前约八成的水平,势头良好。以我的公司为例,在疫情期间曾实施周末双休以降低人力成本,而现时则已恢复于星期六工作,有时甚至须额外加班以扩大生产量。」

冀业界加快引入智能化技术 积极拓展海外新市场
 
谈及螺丝及紧固件行业的未来发展,徐主席认为自动化及智能化是行业的大趋势。他慨叹香港较少人愿意从事工业,制造业在传承方面面对很大挑战。「不是太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制造业。即使在国内的厂房,负责生产研发的技术员工亦同样短缺。人才缺乏,从业员老化,都是业界正面对的问题。」
 
他认为只有加快引入智能化技术及管理,令生产过程、螺丝仓存管理及企业资源规划等更自动化,才可减轻人手负担。他解释说:「如厂房安装一些智能装置,主管便可利用手提电话,遥距监察多个生产过程及进度,减省人手及巡查时间。此外,现时的客户要求甚高,业界可引进一些先进精准检测机器,如智能光学筛选机,便可轻易找出万中无一的次品,保证螺丝的质量,确保客户对货质量素满意。」
 
除加快引入智能化设备外,徐主席表示,协会未来亦将积极协助业界拓展海外新市场。「我们留意到不少地区均有很大的潜在商机,例如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市场、中东地区如杜拜及阿联酋,以至东欧地区及墨西哥等。这些地区都在我们的目标列表上,我们会逐一审视及评估这些市场是否适合香港企业开拓。此外,协会计划今年主办中、港、台、韩的四地螺丝业界交流大会,与行业厂商分享技术和探讨四地各自的先进技术成果。协会计划届时再次申请「工商机构支援基金」,协助举办有关活动,促进各地相互交流及学习。
 
纵使螺丝及紧固件行业面对重重挑战,协会将继续促进及维护香港螺丝制造商及贸易商的发展,透过举办各项活动,与业界一同迎刃而上,勇创辉煌。 

 


覆检日期 : 二零二四年四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