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专访本地中式草本产品零售商鸿福堂行政总裁 – 司徒永富博士
(2022年12月20日)

要数香港生产及销售凉茶或健康食品最深入民心的企业,鸿福堂必定佔一席位。从一间中式凉茶店发展成上市公司,其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司徒永富博士可谓功不可没。

司徒永富博士于1999年加入鸿福堂,凭着「打不死」的干劲及事事亲力亲为的精神,对集团进行了翻天复地的改革,成功将传统凉茶饮料年轻化,抢佔市场先机。「建立一个品牌,不只是建立一个产品;品牌必须生活化、能走入社群、跟时代转变。」他大胆求变、勇于创新、面对逆境亦从不固步自封,令鸿福堂多年来屹立不倒。即使过去几年经历了社会事件及新冠疫情,业务仍能继续拓展,品牌持续大受欢迎。

司徒永富博士早前接受了工业贸易署的访问,畅谈多年来的管理哲学与营商之道,并探讨品牌发展的成功要素。
 
 
     
司徒永富博士坦言,最初加入鸿福堂时真的吓了一跳,因当时公司的管理上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部份员工纪律欠奉,影响公司运作。

新人事,新作风,司徒永富博士锐意改革,并以身作则,务求「执番正」员工的纪律问题。「坐在冷气房不停骂人是没用的,皆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选择折起衫袖落场工作,每天早上六时准时回工场准备,拿起水喉洗地,清洁盛载龟苓膏的箱,帮手搬枱搬櫈,以行动证明我是认真做的。」作为管理层,他不介意从低做起,员工看在眼里,亦开始被他影响,渐渐地遵守纪律,做好本份。
 
结束旗下特许经营店
对内的管理问题解决后,下一步便要处理门市运作良莠不齐的情况。鸿福堂在1990年代开放特许经营权,但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令本地零售环境转差,特许经营店生意亦欠佳。当时鸿福堂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难以控制每一间特许经营店的销售手法。「有些店只是挂个名,卖的并非鸿福堂的产品,导致货品质素参差。我们经营的是一个品牌,需要对顾客有承诺,若长此下去,每间门市售卖的货品及质素都不同,形象又不统一,品牌只会变得毫无价值。」 

鸿福堂最值钱的是品牌,因此司徒永富博士决定痛定思痛,于1999年起,除了三间自营店外,他用三年时间逐步收回其余二十多间特许经营店作自家营运,以便严格控制品质、重建品牌及统一形象。

以「自家制」作为品牌定位
「凉茶一向给人传统、老土、苦涩的感觉,我们要将受众年龄层降低,目标是三十至四十岁的一群。大多数人的第一碗凉茶通常是阿妈在家煲的,而第二碗,我希望大家来鸿福堂喝。因此,我们以『自家』概念作为品牌定位,配合宣传口号『几乎有阿妈咁好』,苦口良药,带出家的温暖感觉。」司徒永富博士说。

鸿福堂一方面改以自家营运,另一方面则重新包装产品,推出全新的樽装凉茶,方便消费者饮用及㩦带,并在超市及便利店上架。2003年「沙士」袭港,当时坊间传出板蓝根能对抗疫症,而刚巧鸿福堂亦有以板蓝根调制的饮品,樽装凉茶便顺势大受欢迎,成功抢佔先机。其后,鸿福堂亦履行社会责任,捐赠板蓝根等饮品给慈善机构及医护组织,以建立正面的品牌形象。

为了打进年轻人市场,鸿福堂亦赞助大学活动,又与香港青年协会、学友社等服务年青人的机构合作。「年轻人会出青春痘,考公开试又要捱夜,吃龟苓膏、饮凉茶就最适合不过。」司徒永富博士说。他甚至赞助电视台的游戏节目,「要让年轻人及普罗大众认识及不讨厌『鸿福堂』这个品牌。」

勇于求变 产品推陈出新
在司徒永富博士领导下的鸿福堂,多年来不断求变,产品亦推陈出新,除了深入民心的樽装凉茶如银菊露、夏枯草、鸡骨草等已在行内稳佔席位外,也有「饮得到的甜品」如杨枝甘露等抢佔糖水市场;而自家汤包、有机滴鸡精、饭面粥品及烧卖等养生保健食品和小食,亦大受学生、上班族及小家庭欢迎。

鸿福堂不时更新产品包装,捉紧社会潮流。「每隔一、两年就帮产品换过件衫,年轻人爱新鲜感,我们亦要追得上潮流,所以近年的包装以艺术为重心,例如配合M+及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我们亦推出特别版艺术包装。贴近社会热潮,才不会予人老土、落后的感觉,品牌和销情才可以有所提升。」司徒永富博士解释说。
      

分店主打大众化消费
目前鸿福堂有超过120间分店,主要集中在港铁站、商场及写字楼附近。当初决定在铁路站开设分店,是鸿福堂得以成功的关键之一,亦体现了司徒永富博士「快人一步,做好准备」的管理法则。

「香港人经常要加班工作,放工乘搭港铁回家时,或想买一些健康小食医肚及一瓶凉茶解渴。」他早年已积极与港铁磋商,让集团分店进驻港铁站内,建立生活化的品牌形象,主打小家庭式消费,成功增加收入;2008年开始建立「自家CLUB」会籍,及后推出手机应用程序,会员人数至今已突破120万;2014年集团更在港上市。

司徒永富博士强调,管理手法可以大胆创新,产品研发亦可以推陈出新,但市场策略与定位,却不可以左摇右摆。多年来鸿福堂一直以「住家文化」定位,走的是大众化亲切感,这个主轴不会改变。
   

企业不能单打独斗
2019年社会事件及其后新冠疫情来袭,市民开始在家工作,令零售及饮食业重创。幸好鸿福堂主打生活必需的健康食品,分店地段亦方便,故仍有不少会员及客人外卖预制产品在家享用,减轻整体经营环境困难所带来的影响。

疫情下,各大小企业都绞尽脑汁开源,鸿福堂亦积极发展自家网购平台,以及与不同商户合作,发展共享经济,例如香港宽带客户惠顾指定服务计划,可获鸿福堂礼券;部分分店亦曾作为HKTVmall的提货点,有助吸纳新客源到店。此外,鸿福堂亦先后加盟外卖平台Foodpanda及Deliveroo,让顾客有多一个渠道购买其产品。

「即使没有疫情,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我们亦不能单打独斗。企业间互相补足和合作,发展共享经济,才能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达至多赢局面。」司徒永富博士说。 
 
疫情亦令他有个崭新想法,就是大力发展文青风格的Café —「HFT Life」概念店。「疫情教会我们慢活,大家生活习惯改变,需要有聚脚点做不同的事情。」HFT Life概念店除了提供面包、轻食和咖啡,亦增设共享空间,可与非牟利机构或社企合作,举办各式工作坊或化身成工作空间,主攻年轻上班族及家庭客,借此进一步巩固品牌,开拓新商机。

「无论顺境抑或逆境,求变才是生存之道。做生意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面对逆境时,亦要懂得及时转身,换个方法,寻找出路。」他说。

司徒永富博士记得,最初加入鸿福堂时,创办人曾给他一份功课,就是希望在他的领导下,鸿福堂能成为全世界都认识的香港品牌。二十多年过去了,现时说起樽装凉茶,相信不少人都会想起「鸿福堂」,尤其身在外地的香港人,可见品牌已做到家传户晓,亦搞得有声有色。这份功课,司徒永富博士总算交出了亮丽的成绩表。


覆检日期 :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五日